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不同年代的儿童节回忆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6-02 09:07:58      

责任编辑:



年轻人穿上海魂衫怀念童年。
 
眉山网记者 郭侨 文/图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一首《童年》,唱出了成年人多少美好回忆与尘封的往事。连日来,记者采访几位70、80、90后,听他们讲述小时候的儿童节难忘经历。
 
70后:
 
坝坝电影成就英雄情结
 
1972年出生的仁寿市民黄碧华今年已经44岁了,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回忆起童年,她依然记忆犹新。“那时候没有儿童节的概念,都是上初中了,才开始听说儿童节,觉得充满了新鲜感。”黄碧华说,初二的儿童节前夕,正逢隔壁村放映坝坝电影。求得家长同意,她和小伙伴们一起,举着火把,有说有笑地走了几里路去看电影。
 
“那天看的是《小兵张嘎》,张嘎为了替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那时候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黄碧华说,老师也爱讲故事,讲雷锋、张海迪、赖宁,讲铁人王进喜,讲劳模时传祥;大多数同学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全班都会唱《社会主义好》等歌曲。虽然生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但精神上却很充实。
 
和黄碧华一样,70后市民张建国的英雄情结也来自于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电影和连环画。“小学的时候字都认不全,但是看着连环画里面彩色的人物,丰富的情结就觉得很过瘾。”张建国说,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孙悟空,一万三千六百斤的金箍棒,滚滚灼烧的铜石熔甲,十万天兵奈何不了,一身正气,求取西经。去年新拍的关于孙悟空的电影出来,张建国还带着妻儿一起走进了电影院,重温经典。
 
80后:
 
红白机成为永远的经典
 
80年代正处于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时期,处于时代相交的门槛上,越来越多的国际化节日渐渐成为习惯。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是当时儿童节会演的标准装扮。一双新鞋子不小心被同学踩到了,还会拿白粉笔头用力擦。
 
“国产动画片、美味小糖果、各种小游戏、自编自导的节目等,我们的庆祝会丰富多彩,也留下了不少美好回忆。”市民梁勇说,经济条件变好的同时,来自父母的礼物明显丰厚了许多。印象最深刻的儿童节礼物是红白机,还有一种称呼是小霸王学习机。“男孩子本来就更喜欢打游戏,为了奖励我获得优异成绩,爸爸托朋友从外地买了学习机回来。”梁勇说,虽然父母不断强调要用来认真学习,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超级玛丽”和“魂斗罗”等游戏的魅力显然更大。
 
“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当年的红白机了,在电脑上虽然也有同样的游戏,但早已没有了当时的乐趣,玩两把就兴致全无了。”梁勇的红白机遗失在了搬家中,就像他的欢乐遗失在了时光里,如今当他倍感生活的压力,回忆却能带给他片刻安宁。
 
90后:
 
游园会带来节日的欢笑
 
“以前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儿童节。”仁寿县90后女孩陈琳琳说,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开展游园活动,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记得读幼儿园时,有一年学校的要求是做一条船。在父母的帮助下,陈琳琳花了一天的时间,用泡沫做出了一条两层高的大船,并用水彩笔涂成了五颜六色。
 
儿童节前一天,当陈琳琳把船带去学校,放进学校准备的“河”里时,瞬间把清水变成了五颜六色,船身的颜色渐渐剥落,陈琳琳忍不住哭了起来,老师急忙过来安慰。“每次妈妈说起我小时候的趣事,都会笑得合不拢嘴,长大后听也觉得满满都是童趣。”陈琳琳说,除了主题活动,小学的游园会上还有不同的“节目”。有的同学会扮演“小贩”,卖用胶泥搓成的小汤圆,有的同学会设置谜语竞猜,有的同学会选择做游戏……当最后握着一把游园券去兑奖时,每个人的脚步都显得更加轻快了。
 
“如今我们已经不能过儿童节,但还是会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纪念逝去的童年。”陈琳琳说,和同学一起回当初的学校,或者和闺蜜一起拍一套童年写真都能让她找回永不消失的童心。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