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洪雅:品雅茗迎“七·一”感党恩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6-30 01:58:22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讯(记者 张斯炜 文/图)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95华诞,重温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歌颂党的伟绩,传承党的传统,增强雅茶党员队伍的带头意识服务意识,6月29日,中国雅茶文化网、洪雅县茶文化研究学会,洪雅县社会科学联合会、洪雅县旅游协会,联合洪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代表,洪雅县散文学会代表,三宝镇人民政府代表,槽渔滩镇人民政府代表,四川洪雅县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代表,洪雅县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代表,洪雅县柳江镇龙翔茶叶专业合作社代表,洪雅县宏益茶叶专业合作社代表等中国雅茶人代表40多人齐聚洪雅,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活动。

当日一早,雅茶人就登上玉屏山,前往种茶基地进行参观。基地位于东岳镇,是洪雅最早的乡茶厂,在洪雅县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流转土地,把基地发展为了300多亩的规模,产出的有机绿茶纯天然无农残,品质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肯定。

下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活动“七·一同相聚,品茗话党恩”座谈会在洪雅县德元楼隆重举行。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中国雅茶文化网主编、洪雅县茶文化研究学会会长王仕彬对学会的中国雅茶文化网格化服务工作、中国雅茶文化综合调研工作以及中国雅茶文化万里行工作等做了详细的总结。

近年来,中国雅茶人围绕洪雅县委、县政府建设“一地三区”目标,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川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始终围绕“振兴洪雅茶叶产业、打响中国雅茶品牌”的发展思路,以“科技兴茶、茶企强茶、市场旺茶、品牌响茶、文化亮茶”的五大促茶战略措施,稳步推进中国雅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力地加快和促进了洪雅从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的跨越。

各抒己见。

至2015年底,洪雅全县茶园面积接近30万亩,同比增长12.3%;茶叶综合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27.6%。洪雅茶叶的面积、产量、产值继续在全省各产茶区县行列保持领先地位。洪雅全县茶园均达到茶叶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


认真研究中国雅茶发展。

洪雅县茶文化研究学会副会长、洪雅县旅游协会会长、四川洪雅县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赵跃军同志与在座党员同志一道,专题研讨了关于中国雅茶品牌建设的包装策划、营销模式、品牌文化以及宣传推广等,就中国雅茶如何与洪雅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互惠双赢甚至多赢的目标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认真研究中国雅茶发展。

雅县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钟向荣在会上指出:洪雅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洪雅茶区位于瓦屋山、蒙顶山、峨眉山三座世界生态名山之怀抱,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洪雅茶叶要升级发展、提质增效,必须扎根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打好中国雅茶这张生态大牌;在茶叶品质过硬的基础上,要不断研发和提高中国雅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水平,保证中国雅茶产品质量升级上档次;加大中国雅茶的宣传营销力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国雅茶文化网”这个强大的茶产业网络平台,把宣传中国雅茶文化作为营销洪雅茶产业的重要手段。他号召洪雅各茶企要着眼长远,积极主动抱团发展,在茶文化学会和农牧局等单位的具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各个茶企自身的特长优势,可持续地发展中国雅茶产业,将中国雅茶品牌真正做大做强,为全县经济发展作贡献。

会议指出,茶叶产业是致富产业、养老产业、生态产业,是一门高效的综合产业。发展茶产业要与雅茶文化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实现农旅相融、互相促进。

会议要求,党员同志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宗旨,深入茶企茶社区及茶农户开展好各项指导工作,树立起良好中国雅茶文化人的形象;全县各茶企,包括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发展中国雅茶产业的信心、决心和恒心,一定要做大做强。尤其要确保中国雅茶安全无农残,生产质量要过硬,保护好中国雅茶品牌形象。

会议强调,要重点推行“互联网+中国雅茶+企业品牌”双牌共建新型茶叶营销模式,做足茶文化文章,浓厚茶文化氛围,将中国雅茶文化注入茶企,给茶企注入新的活力,掀起中国雅茶宣传高潮,提高洪雅茶叶的知名度,扩大销售范围与数量,有效增加雅茶从业者经济收入。

参会的茶叶企业和茶叶大户就中国雅茶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先争优茶叶品质提升分别提出了许多良好及详实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做好中国雅茶茶园农庄、做实品牌乡村旅游建设等坚定了信心,表示了决心。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95年征程岁月峥嵘,95年征程金光灿烂,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5岁的生日。座谈会后,参会人员共同观看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