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6-30 11:33:30
责任编辑:
眉山在线记者 毛馨怡 彭威楠 文/图
在彭山区江口镇双江村,有一位默默为村民付出的老党员,为了给当地村民营造一个清洁的环境,年过八旬的老党员每隔几日就要将家门外600米长的公路清扫一遍,这一扫就是6年,她就是吕学英。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本网记者走访了这位默默为群众服务的老党员,了解她的所思所想。
吕学英正在扫路。
持之以恒——义务扫路6年
她称:“修这条路太不容易了”!
6月29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彭山区江口镇双江村时,吕学英正在清理公路旁的杂草,“先把路边的杂草清理,再清扫路面,免得大家不好过路。”吕学英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用镰刀割着路边的杂草,动作麻利。
今年83岁的吕学英,已有43年党龄。自2010年家门外的公路修通以来,吕学英便自发清扫这条长600米、宽3.5米的村道,到如今已整整6年。“修这条路真的太不容易了,我必须把它维护好!”吕学英望着这条“心爱”的公路感慨到。
以前的双江村几乎都是土路,长期没人管理和修补,一直都是坑坑洼洼的,村民们饱受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痛苦。到了2010年,有了国家政策的补助,大部分资金准备用于修公路,只需双江村村民筹一小部分资金,可仍然有几户村民不愿出钱,修公路的事便迟迟不能落实。“当时把我急坏了,修公路对于我们双江村村民来说有着大大的好处。”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吕学英三番两次前往拒绝出钱的村民家中进行说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愿出钱的村民也渐渐地被她打动,终于,这条公路能动工开修了。
公路修成后,吕学英发现如果没人清扫,路面上就会堆积大量的落叶,既不安全,也十分影响环境卫生。于是,从2010年起,吕学英便拿起扫帚开始义务打扫公路,而这一扫就是6年!
吕学英清除道路两旁的杂草。
乐于助人——她是一幅“热心肠”
她说:“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在我们家有困难的时候,是组织和邻里给了我们帮助,所以现在我也要为更多的人服务,扫公路这件事我更是义不容辞。”吕学英告诉记者。
在扫路初期,她的二儿子宋志军曾因担心母亲的安全问题提出反对。后来,在二媳妇地劝说下,大家最终还是同意了。“我们认真一想,她是老党员,为大家干点事儿也是应该的,还锻炼了身体,也是一件好事。”宋志军表示。
“每一年,我的扫帚都要扫烂5、6把。”吕学英介绍说,每把扫帚都是她上山割苗子,然后自己做的。“扫路不仅是把公路环境整好了,我自己的精神也变得很好,为别人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这样真的很好。”
“老辈子人好啊,我们都愿意听她的。”“吕学英为我们双江村五组做了贡献,是我们的好同志啊。”在双江村提到吕学英,从村党支部书记到普通村民,大家都会对她的善行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双江村五组组长管同华告诉记者,平日里,吕学英还主动为他分担工作,当起了政策宣传员。“很多新政策,村民不能理解就不会配合,吕学英同志都不厌其烦地去解答疑惑,帮忙宣传。”作为双江村里的“老辈子”,许多人都愿意听吕学英的话,这也为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方便。
吕学英老人接过“优秀共产党员”证书。
忆苦思甜——想为群众多做事
她想:“只要活一天,就要继续扫”!
“老同志,我代表党支部为你颁发证书,向你致敬。同时,提前祝你节日快乐!” 6月29日当天,也正巧赶上双江村党支部为吕学英颁发2016年“优秀共产党员”证书。从双江村党支部书记郭建华手中接过“红本本”,吕学英开心地笑了。
当问及为何入党时,吕学英说,“我就是想为群众多做事,为国家多卖力,才入的党。”据吕学英老人回忆,1973年,她的丈夫是生产队的队长,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丈夫去世后,吕学英便独自一人抚养着6个儿女,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那段日子真的太苦了,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最后终于撑了过来,这离不开党组织和周围邻居的帮助。”随后,吕学英还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当起生产队长、妇女主任等职务。在感受到邻里温暖的同时,她也感受到了肩上的那一份责任,并坚定信念,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更多的人服务。
采访中,吕学英也丝毫不停歇,除完杂草后就拿起扫帚开始扫地。她说,“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就要继续扫下去。”
老人向大家讲述她心中的中国共产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