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眉山人的“骑”乐无穷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9-11 09:33:40      

责任编辑:


镜头下的骑行。


记录温暖瞬间。


一直在路上。

眉山网记者 严丹玫 任枫枫

“开车太快,走路太慢,只有骑车,才能遇见人生最美的风景。”

除了自己乐在“骑”中,为何不把它记录下来,给更多人分享,吸引更多人来参与骑行中来。

秉承这样的初衷和信念,“六楼”创立了眉山自行车公社这个公益平台,记录着每一次自行车赛事,分享着众多骑行爱好者一路上的故事与感悟。

按下快门

记录每一次的精彩瞬间

8月20日,2016环眉山自行车赛的第二站洪雅开赛,彼时虽已立秋,但来势汹汹的秋老虎炙烤着大地,张牙舞爪地显示它的威力,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减众骑手的热情,纷纷摩拳擦掌地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眉山自行车公社一行5名摄影师马不停蹄,一早便从眉山出发,前往洪雅高庙香花顶,并将全部赛段梳理了一遍,布置适合的摄影点,义务为此次比赛做摄影报道工作。

伴随“砰砰”两声响亮的发令枪声,骑手们如离弦之箭驶离起点,摄影师们也举起手中的单反,不断按下快门,记录下骑手们的精彩瞬间。比赛结束,摄影师的工作还未完成,整理照片、传送给公社社长“六楼”,最后编辑成美文加图片,给读者带去视觉上的享受。

“骑行中的妹儿/是穿梭在花间的精灵/笑魅如花般/轻盈”,这是一张拍下的穿梭在秀丽景色间驰骋的女骑手。

“骑行之所以美/不在其表/而在骑中/在我伸手/你伸手/一瞬/在最需要的时候/一个轻轻的搀扶”,这一张讲述比赛后有些累的骑手们相互搀扶着往前走。

“那些弯路上/孤独的身影/你并不寂寞/我们远远地关注着你/镜头距离诚然有限/但心一直都在”,这一张是弯道下骑手们奋勇拼搏的大场景。

……

还有很多,无不在细节处令人动容,“六楼”说,这样的记录反响特别好,有不少读者反应尤其喜欢那张在赛道上给女子送水的照片,传递着浓浓的人情味儿,这让分享和记录变得更真实和温暖,直抵人心。“这是我及众多摄影师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我创立眉山自行车公社的宗旨。”

扩大影响

创立眉山自行车公社

要说“六楼”与公社的故事,那还得从“六楼”与自行车的缘分讲起。

“六楼”今年41岁,是个会计,平时热衷于摄影,并不爱好骑行。2010年的下半年,在网上交流摄影作品时遇到了同样喜爱摄影的大刀车队队长“川中一刀”,“川中一刀”几番邀请他来参加骑行,出于礼貌,便去了一次,而这一次,改变了“六楼”对骑行的看法。

“第一次骑行基本都是落在最后,但大刀队总有一个人会在最后陪着你,不会让你觉得自己被抛弃,慢慢的,觉得骑行既能锻炼身体还能看风景,就爱上了骑行。”“六楼”说。

几年下来,“六楼”同大刀队几乎走遍了眉山及周边风景秀丽的地方,也共同参与了多项公益活动,给许多人带去了温暖和关怀。在风景看得差不多,美食也吃得差不多,“六楼”开始思考,如何将眉山的骑行影响力扩大,或者说如何给骑行带来更多新的活力。

在征求意见、热烈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好的东西值得推广和分享,于是2016年1月21日,“六楼”便建立了眉山自行车公社公众号,致力于推广自行车低碳文化传播,为眉山及周边自行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平台。

在运行了两三个月后,公众号获得微信官方授权,开通原创保护和赞赏功能,“六楼”突然想到,何不让更多人来投稿,单单是自己组稿,风格比较单一,看久了也会有审美疲劳,还可以给予作者一些稿费鼓励,何乐而不为。

这一来,眉山的骑行爱好者都纷纷投稿,展示自己与骑行的故事,有走川藏线的、有骑行牛背山的女子风采、还有骑行的种种心得……“其实不只是眉山的骑行爱好者,天南地北的都可以来投稿,这不,还有台湾的骑行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六楼说。

致力公益

他们一直在路上

除了记录,眉山自行车公社也时常组织一些说走就走的旅行和公益活动。

“说走就走的旅行”敲定在5月7日,6日晚上乘坐20:30的火车,次日早上6点到达西昌,休整后上午骑行,下午临邛海公园休闲游,晚上欣赏民族风情品尝彝族风味餐,当晚22:30的火车返回眉山,于8日早上8点到达眉山。全程36小时,没有住宿费,被骑友们戏称为集体的“穷游邛海”。

“六楼”讲,这次旅行目的是为了宣传健康、环保的骑行理念,同时也是展示眉山自行车公社志愿者的骑行风采,不主张铺张浪费,因此能节约的地方就节约。

待7日早上,一行人换好整齐的骑行宣传服,进入了环邛海的自行车绿道。清晨的绿道空气清新,道旁绿化树木错落有致,沿途的骑友都热情的彼此打招呼,沿途的行人也侧目相看。

“你看,穿得好整齐,是眉山的。”

“眉山的,加油。”

……

一声声招呼传递的是问候、赞叹以及鼓励,既看了风景,又宣传了眉山,这使得整个队伍十分开心和骄傲。

骑行途中,一遇到秀丽风景,大家便互相拍照,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是来骑行的,但我们又不单单只是为骑行而来的,以快乐为出发的骑行,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六楼”说。

回家后,“六楼”当然也不忘整理照片和文字,发送到公众号上,不少读者看罢,直呼“后悔没有去”。

开心的旅途过后,公社又开始准备5月21日的“沉默骑”公益活动,除了国际常规的“哀悼+骑行”模式,活动还加入了推广“安全距离1.5米”,聚焦“如何减少事故”的宣传倡导。

活动当天,队员们穿上整齐的服装,在骑行中向眉山市民和游客发放“沉默骑行”的相关资料,宣传相关安全骑车的理念等,不少市民也表示有空的时候会参与感受骑行活动。

这些,依旧被“六楼”整理记录了下来,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知晓更多关于骑行的知识,也希望发动更多人来做更多关于骑行的公益活动。

这不,9月22日的世界无车日,“六楼”和他的队员们又在策划着,他们继续在路上,继续用文字和照片记录着……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