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丹棱岐山村:产业带动经济 敲开致富大门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9-13 10:53:59      

责任编辑:


——走进眉山市海拔最高的“省定贫困村”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①
 
眉山网记者 郑顺  辜嘉伟 文/图



道路蜿蜒通畅,基础设施好



俯瞰岐山村



山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好



岐山村的优质猕猴桃正在上市



猕猴桃丰收



正在建设中的文化活动阵地
 
9月8日,白露刚过。在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处处都是忙碌的村民、丰收的场景。
 
“别看我们这里山高路远,但这几年的变化确实喜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群众收入……在扶贫攻坚的号角下,我们正一步步向小康迈进。”岐山村村主任王正海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是猕猴桃,这是核桃树,这是茶叶,这是新修的村社道路……”

从“偏远村”到“旅游村”   基础设施是关键
 
从丹棱县城出发,约45公里车程。这里便是岐山庙,放眼望去,对面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脚下是平平整整的道路,左边是成片成块的猕猴桃基地,右边是正在建设中的生态农家乐。这里带给记者的感觉就是——村社道路蜿蜒通畅、基础设施好;山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好;产业形成规模、致富效益好;规划乡村旅游、未来打算好。
 
岐山村位于丹棱县张场镇,与雅安市名山县车林镇接壤。全村幅员面积5.7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100米,是丹棱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眉山市海拔最高的“省定贫困村”。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69人,目前已完成脱贫33户。

“我们小的时候,要去一趟镇上,至少需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因为基础设施落后,山上的东西卖不出去,山下的东西买不回来,这顶‘贫困帽’就这样一直戴在我们头上。”王正海向记者介绍说。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丹棱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定贫困村”的“摘帽”工作。首先缩短区位上的距离,投资1.58亿元,新建31.5公里的“奔康大道”,改善贫困村的出行条件;其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猕猴桃、茶叶、核桃等特色产业,有效利用坡地、荒地、沙土地;最后高起点规划旅游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链条,深度扶贫、助全村致富。
 
目前,岐山村正结合打造美丽乡村计划,实施易地搬迁和岐山小场镇风貌改造。现已完成山坪塘改造2口,新建蓄水池14口,新建沟渠700米;农网电力改造已接近尾声;集老年活动中心、超市及农副产品展示厅为一体的村附属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

从“贫困村”到“产业村”   特色产业是龙头
 
“岐山的猕猴桃味道好、品质好,今年我都来收了五、六次了!”在岐山村4组张洪伟的院坝里,来自雅安的水果老板刘庆刚正在收购新采摘的猕猴桃。“以前,我晓得这边有猕猴桃,但是考虑到路不好,运输成本高,就没有来收过。现在,这边路修好了,大家都抢着过来收猕猴桃,来晚了村民就卖完了。”
 
猕猴桃已成为岐山村的一大产业支柱。“我们这里还有一位村民,因种猕猴桃致了富,他主动给朱莉县长发信息,请求取消贫困户资格。”……
 
“就是前面这家,他叫陈明友。”陈明友一家原本是贫困户,也是丹棱县委副书记、县长朱莉的联系户。这几年,陈明友通过具体的扶贫措施,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种植了10多亩红阳猕猴桃,收入十分可观,现已顺利脱贫。
 
“我给朱县长发信息的意思就是,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我一家人脱贫了。我不能一直‘占到位置’,把更多的机会和扶贫措施让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陈明友说。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今年该村的猕猴桃能卖到9.2元一斤,比去年还贵了2.2元;岐山村与一些农副食品公司签订了协议,定期会有客户前来收购猕猴桃;此外,村里还多次邀请营销大户、知名企业和电商企业到岐山村考察,拟将岐山特产茶叶、猕猴桃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往全国各地。
 
从“贫困村”到“产业村”,目前,岐山村共种植猕猴桃500余亩,茶叶品改达到1200亩,脆红李100亩,新增核桃380亩。下一步,该村还将依托这些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养羊等生态项目。

从“空壳村”到“幸福村”   全域规划是保障
 
“这里以前就是一个‘空壳村’,没有产业、没有后劲,更没有留得住人的旅游。”蒋天勇是该村的第一书记。2015年8月,他第一次来到岐山村,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谓“空壳村”,最大的体现就是——“38、61、99部队”,村里剩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同时,男青年外出打工,不愿意回村发展;女青年外嫁他地,也不愿留在村里。 “听当地人讲,岐山村曾经有50多人‘打光棍’。现在村里变化大了,这种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据了解,随着村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岐山村生态猕猴桃产业观光园的建设也正在紧张筹备中。当地群众将土地流转后,一是可以得到一笔租金收入;二是可以到产业园打工,挣取务工费;三是产业园投产后,每年可为集体创收纯利80万以上,群众可以得到分红。
 
下一步,岐山村将重点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成熟的特色产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域规划打造“乡村公园”项目,建农家乐、露营区、高尔夫球场、垂钓区、水果采摘体验区等,让外地游客尽情享受“岐山美景”,让岐山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