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加强交流合作 共话产业发展 让竹迸发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10-14 08:56:26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严丹玫 李泓莹 刘娟 古良驹 文/图
 

“竹子在乡村发展和减缓贫困中的作用”国际竹子研讨会上,正在进行“大使对话”。
 

“竹子在乡村发展和减缓贫困中的作用”国际竹子研讨会现场。
 
昨(13)日,由国际竹藤组织主办的“竹子在乡村发展和减缓贫困中的作用”国际竹子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国际竹藤组织、荷兰使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我市竹编大师等齐聚一堂,畅谈竹文化,共话竹发展。大家对在眉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感受如何?眉山竹文化、竹产业发展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对此本报专访了部分参会驻华大使、专家。
 
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博士
 
竹助力全球绿色产业发展
 

媒体记者专访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费翰思博士。
 
眉山青神竹编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对于费翰思来讲,一点都不陌生。他表示自己已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他非常喜爱青神的竹编,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收获。看到眉山在竹产业方面新的成就、看到国际竹编培训如今发展得越来越好,他感到非常高兴和兴奋。
 
为什么竹文化节选择在眉山青神举办?对于这个问题,费翰思说,因为眉山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因为眉山竹子种类繁多,二是青神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产品从生活、生产用具竹制品到竹编画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享有世界级声誉。
 
竹子如何实现国际扶贫?费翰思说,国际竹藤组织(INBAR)宗旨的实质是通过加强竹藤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国际合作,保护环境、消除贫困、促进产业,为实现全球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而眉山用竹子扶贫,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竹编产业发展理念与INBAR理念高度吻合。
 
“竹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竹笋可以吃,竹农把竹子砍下来进行粗加工、深加工到制成不同的竹产品,这个过程可以给很多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经济来源,并且竹生长快、收割期快,对扶贫十分有优势。”费翰思说。
 
他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竹产品出口国,竹加工研发和竹产品创新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竹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眉山的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利用领域逐步拓宽,其发展思路为全球竹产业发展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以加纳学员来青神学竹编为例,加纳的竹资源在本国基本用于家具的生产,而竹编给他们竹产业新的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契机,给当地竹农带来的经济发展前途十分可观。
 
费翰思说,“国际竹藤组织与青神竹编大师陈云华先生合作多年,他帮助我们在一些成员国开展培训班,将其技艺传播到世界各处。国际竹藤组织将大力宣传眉山案例,让全球更多的人了解眉山的竹编产品,推广眉山竹编,助力全球绿色产业发展。”
 
喀麦隆共和国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阁下
 
加强中非合作 开发非洲竹潜力


媒体记者专访喀麦隆共和国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阁下。
 
莅临本届竹文化节,马丁·姆巴纳大使参观了青神国际竹艺城、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国际竹制品交易博览馆等,他说,在眉山,不仅观看了民俗表演、品尝了地道美食,更学习到了竹子的知识,感受了竹文化。很感谢四川、眉山、青神各级政府为竹文化节的顺利召开而精心细致地做的各项筹备工作,很高兴能够受邀参加此次竹文化节。
 
谈及对眉山竹文化、竹产业的印象,马丁·姆巴纳表示,眉山竹文化源远流长,竹编技术、竹产业发展水平非常高。此外,各级政府对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大,非常值得学习。稍微遗憾的是日程略显紧张,不能参观竹加工企业以及更细致地了解青神竹编,即使这样,也令人印象深刻,十分震撼。
 
谈话中,马丁·姆巴纳表示,自己参加过多次在中国举行的竹文化节,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竹资源、历史文化、政策因素、全民对竹子的感情等方面来讲,支持竹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从竹资源简单利用到制作高端艺术品,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各地竹产业发展水平均走在前列。
 
喀麦隆竹资源丰富,但竹产业加工技术水平落后,而且在非洲国家,政府支持力度、可利用竹种的商业价值以及竹文化氛围均相对薄弱,对他们来说能编织凉席这样的生活用品,就很不了不起了。“其他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都应该来向中国学习,如何利用竹资源发展竹产业,进一步增加收入、减缓贫困。”马丁·姆巴纳大使说。
 
“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认识,大家都不觉得竹子有用处,通常任其生长直至死亡。”马丁·姆巴纳说,青神的竹制品交易博览会,现场竹制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想把这样的博览会带到非洲去,让更多人看到,从而加深公众和政府官员、高层的认识,意识到竹的重要用途。
 
马丁·姆巴纳表示,非洲的潜力尚未开发,在中非合作上,有很多领域可以发挥。青神竹编大师陈云华常被邀请到非洲进行交流研讨,初步合作已经开始,今后还会继续一步一步地深入合作。
 
科摩罗驻华大使默罕穆德·阿布德先生
 
眉山竹产业打开科摩罗“竹视野”
 

媒体记者专访科摩罗驻华大使默罕穆德·阿布德先生。
 
“能在这边看到成片的竹林,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十分感慨。”默罕穆德·阿布德说,在科摩罗,竹子资源不算多,被视为杂草,从未想过竹子可以带来如此庞大的产业和丰厚的经济,真是贫困地区的“黄金”,这对于他来讲,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在眉山,观看竹文化表演、竹编产品及竹编技艺、品尝竹宴,对默罕穆德·阿布德都是“第一次”,令他终身难忘。“我看到眉山的竹产业如此发达,我看到了竹子的价值和潜力,真是打开了科摩罗的‘竹视野’,这对我们国家是有促进和借鉴意义的。科摩罗现在还不是国际竹藤组织的成员国,但对加入组织非常有信心。”
 
同时,默罕穆德·阿布德还谈到,之前青神竹编到世界各地都进行培训,带动了许多国家的竹经济发展,他希望能得到中国和其他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的帮助,让科摩罗的人民也能学到这样出色的技术,也希望科摩罗也能举行像今天这样关于竹子的研讨会,让科摩罗也重视竹、发展竹,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
 
竹文化节把眉山推向了世界


媒体记者专访我市竹编大师陈云华。

 
中国竹艺城、中国竹编博物馆创始人、青神竹编大师陈云华是青神乃至国际竹编界的领军人物。他生于中国竹编之乡青神,受祖辈影响,自幼喜好竹编。1984年,他将竹编书画艺术由最初的坐标编织法改进深化为看图编织法,为青神竹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事竹编艺术开发、研究四十余载,他独创的“单色双面隐形”竹编艺术享誉海内外,被誉为精品中的精品,艺术中的艺术。此次竹子研讨会上,他以青神竹编产业扶贫为例做了经验交流发言,通过“传承与发扬”、“创新与发展”、“合作与交流”三个篇章,全方位展示了青神竹编的历史、发展以及当今成就。特别是在创新发展方面,青神竹编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经验得到了与会嘉宾和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谈起在家门口举办的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陈云华高兴而激动。他说,在国际竹藤组织,国家林业局,四川省委、省政府,眉山市委、市政府和青神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此次竹文化节办得非常成功。“国际竹藤组织副总干事李智勇还亲口对我说,这是历届竹文化节中办得最好的一次。这次竹文化节来了许多外宾,他们都说要把青神竹编很好地推向世界,让世界上更多人能用竹文化、竹编艺术来治穷、致富。”陈云华表示,他将会以此次竹文化节为契机,在竹编艺术上更好地创新发展,力争助推眉山的竹子、竹文化、竹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更多更耀眼的光彩。
 
作为竹编大师,陈云华还经常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竹编艺术交流,并将青神竹编文化、竹编艺术带到了世界各地。他告诉记者,青神竹编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因为它是最接地气,贫困地区的人民最能适应的。我们到埃塞俄比亚去教学,教当地人竹编手艺,他们做得非常好,现在已成为了非洲竹制品、竹产业的一个基地。”陈云华自豪地说,现在加纳学员在青神学习竹编技术也学得挺好。他们回去后,就可以像我们一样,利用当地的竹林资源,用竹编编出汽车,编出洋房,编出幸福美好生活。”陈云华如是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