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殷勇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我市泡菜企业生产的泡菜质量如何保障?“企业生产的每一袋产品,都建立了完整细致的质量可溯制。”“东坡泡菜”龙头企业之一、位于中国泡菜城的四川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肃清介绍说,企业所生产的泡菜从原料采购源头到产品出厂,都建立了监控关口,其现代化生产线和车间管理新模式,更是保证了产品质量与品质的稳定,让市民吃得放心。企业生产:确保“无缝”监管 走进四川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记者没有见到过去那种开放式的腌制窖池,也没有闻到腌制品的特殊气味。
“我们采用了‘封窖发酵’这一新型的专利技术。”据杨肃清说,过去泡菜厂发酵多采用开放式“敞口池”,“一个很深很大的池子,把蔬菜装进去后,上面用石头压住”,不仅香度不够,而且不能完全杜绝有害物质进入窖池。完全封闭的“封窖发酵”,让蔬菜发酵环境更卫生,产品更安全,发酵也更彻底,味道更香更纯。 该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介绍,经过“封窖发酵”后的原料被送到了车间生产线上。“每个车间都有生产管理人员、车间现场品管员和技术检测员负责对生产现场进行质量监管。”该负责人说,经过化验员抽样检测合格,成品检测员成为最后把关的人,印有检测员编号的泡菜产品才能投放市场。 这是眉山“东坡泡菜”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由初级向精深加工、由传统工艺向先进技术、由小批量分散加工向规模生产跨越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我市所有泡菜企业已经全面推广“封窖发酵”这一新技术。部门攻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东坡泡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特别关注的事情。记者从市农工委和市农业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质量安全攻坚,为东坡泡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在原料基地建设环节要确保泡菜原料的质量安全,在生产加工环节更要注重产品质量安全。”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质量安全从源头抓起。近年来,我市的泡菜原料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蔬菜生产投入整治力度,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大肥料质量监管,防止劣质有害肥料进入农田。“在蔬菜基地,我们大力推广蔬菜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同时,建立泡菜原料准入、准出制度,对基地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定期进行抽样检测,收获前取样送检,合格后才能组织收购。”该负责人说。
在加工环节,相关职能部门则加强了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要在“打非治滥”专项行动上狠下功夫,确保全市泡菜产品质量不出任何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每一个泡菜企业必须按泡菜标准组织生产,“外购原料应在收购时进行批次送检,合格后方可进入发酵池,并作好进货档案;对不合格原料,坚决不允许进厂,不合格产品坚决不予出厂,问题产品应坚决予以召回和销毁。”
扫码关注第八届中国泡菜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