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赵敏:大学生回乡创业 茶园里放飞梦想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12-07 08:58:36      

责任编辑:


牟艳琳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文/图
 

赵敏打造的生态茶园。
 

赵敏(左)同工人在茶园内劳作。
 
虽然天气渐冷,但仍有不少游客前往洪雅县槽渔滩镇一个2000多亩的白茶园游玩。几年前,这里还是各家各户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的地方,如今,这片郁郁葱葱的茶叶基地已建成集智慧、科普、休闲、观光旅游、文化商务社交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场。
 
随着茶园的不断发展壮大,每年的产值高达1200万元,而改变这片土地面貌的正是槽渔滩镇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赵敏。
 
自主创业
 
瞄准现代休闲农业
 
今年32岁的赵敏,从小生活在槽渔滩镇关顶村,因为附近的青衣江峡谷有恐龙时代的“活化石”桫椤树,他目睹了母亲在自然条件下人工繁殖桫椤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过程。为了将桫椤繁育延续下去,高考那年,他如愿以偿考入四川农业大学。
 
2007年大学毕业后,赵敏便自主创业,在温江流转了500亩土地,致力于桫椤树的开发、推广、发展以及药用价值研究。在此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浙江安吉白茶价值高、销售俏,而家乡槽渔滩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白茶种植。
 
“槽渔滩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发展白茶市场前景可观,还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说干就干,2010年9月,赵敏在槽渔滩镇的青江、席草两地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白茶,并把茶园发展目标定为绿色无公害的“智能化高端茶园”和“现代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园”。
 
“睡觉吃饭都在茶园里,精力全放在茶园了。”赵敏介绍说,在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2012年,茶园建设基本完成。
 
科学种植
 
建智能化高端茶园
 
然而,创业并没有赵敏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缺少专业人员,他在茶叶生产和茶园管理中遇到了不少难题。为此,他隔三岔五就要前往雅安等地取经,并聘请了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担任技术顾问。
 
“我们的茶园以生态健康无农残发展为理念,提倡有机种植。”采访中,赵敏告诉记者,茶园施肥全部采用沼液、油枯、油饼,除草采取适度放养鸡、鹅和人工相结合,鸡、鹅还可以清虫,杜绝了化学农药。
 
为了让消费者放心消费,2012年,赵敏投入60万元对茶园实施视频监控。“目前,我们的茶园已实现全覆盖追溯可视化系统、音频系统、灭虫害智能化系统、环境无公害循环处理系统、排灌网络系统化等一系列现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赵敏说,通过视频系统,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茶园的管理、生产、加工等情况。
 
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赵敏的茶园终于走上了正轨。目前,茶园已荣获“四川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眉山市科普示范基地”、“洪雅县现代农业白茶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洪雅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核心示范区”等称号,其生产的茶叶也远销全国各地。
 
建合作社
 
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初尝甜头,赵敏并没有自满,他一直在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推广白茶以及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发起成立了专合社,专合社成员都来自流转土地的农户,共有648名。
 
据了解,由于白茶的价值高、销售俏,加入专合社以来,每位社员每年能增收1万多元。“这要感谢合作社,是赵敏带领我们走上了富裕路。”提起合作社带来的好处,一位社员满是感激之情。不仅如此,每到茶园采摘期,都会吸引周边乡镇的村民利用农闲前来采茶,高峰时每天有1500余人,人均每天收入150元左右。“个人挣钱,挣再多也就那样,要让乡亲们都有钱挣、过上好日子,那才算创业成功。”赵敏表示。
 
采访中,赵敏告诉记者,他又在思考规划一个更大的长远目标。“我将在桫椤峡打造一个1200亩的桫椤产业康养旅游观光园,做恐龙时代与桫椤有关的科普游乐项目和桫椤药物健康产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