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新年新气象 志愿者一直在路上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1-12 09:35:04      

责任编辑:


义卖活动合影。
 

义卖活动现场。

眉山网记者 郭侨 文/图
 
在仁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现在偏远乡村,跟随留守儿童寻回久违的笑容;他们出现在敬老院里,陪伴高龄老人度过孤独岁月;他们出现在美丽的公园,拾起被丢弃的纸屑与果皮……他们出现在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尽绵薄之力传递爱心与温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情。
 
近年来,仁寿县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培育“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新的一年到来了,志愿者们马不停蹄,依然默默无闻地前进着。
 
杨喆:做好榜样 传递爱心
 

志愿者为老人们包饺子。
 
“他刚刚才去成都了,那边有一个志愿活动,他说去帮一下忙。”1月5日,当记者走进杨喆的跆拳道馆时,工作人员有些歉意地告诉记者,杨喆并不在仁寿。
 
今年31岁的杨喆在仁寿县城区经营着一家跆拳道馆,2016年10月,杨喆以此为平台成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志愿活动。
 
2016年11月,冬阳和煦,杨喆与志愿者们一起,走近仁寿县部分乡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身边,不仅送去围巾等御寒用品,还将老人们搀扶到庭院里,陪他们散步、聊天,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志愿者们走进厨房,和面、剁馅,给老人们包爱心饺子,还特意为老人们献上自编自演的节目,逗得老人们开心不已。
 
2016年12月,杨喆带着500多名跆拳道馆的孩子,来到城区法治广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义卖活动。孩子们纷纷拿出平时自己珍爱的玩具和绘画作品等,期待被“买走”,换回能够帮助其他人的“资金”。孩子家长们对义卖活动十分支持,有的帮忙维护秩序,有的帮忙吆喝,甚至有的在旁边支起小摊贩卖小吃来参与活动。
 
“每一次活动都很有意义,孩子们更加懂得敬老和感恩,我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共同传递温暖,传递爱心。”杨喆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接下来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弘扬敬老爱老传统,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他特别热衷于志愿活动,经常连自己的生意都不顾,跑去外地帮助别人。”说起杨喆的“忙碌”,他的妻子感到无奈又自豪,无奈着丈夫的陪伴不多,自豪着丈夫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有一腔甘于奉献的热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许志愿者的力量仅限于用微薄的光亮温暖有限的人群,尽管这样,杨喆也感到满足。多年的志愿者生涯让他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境地,不管遭遇多么不公平的待遇,心里总是保留着一处柔软的地方,让激烈在那里缓和,让快乐在那里储蓄,让人生在那里丰满。
 
王威:当好社区大“家”贴心人
 

王威陪老人聊天。
 

王威为老人检查灶具。
 
“怎么有一股煤气味,是不是杨婆婆又忘了关煤气?”1月6日中午,正在建设路社区办公室休息的志愿者王威闻到了“熟悉”的味道,立马朝旁边的巷子跑去,轻车熟路地来到杨吉文老人家中,帮她关好了煤气。
 
杨吉文老人今年已经96岁了,常年独居,社区的志愿者们便经常前去陪她聊天,了解她的身体近况、生活状况,给予帮助。
 
“杨婆婆自己煮饭吃,自己洗衣服,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王威说,2016年夏天,老人不慎摔倒,住进了医院,志愿者们轮流去医院照顾她,每天为她送去一日三餐、擦洗身子。
 
王威介绍,社区经常组织志愿者不定期对社区低保人员、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行慰问关怀,平日里也经常上门询问生活情况,发现困难,及时帮助。在即将到来的春节,社区将组织志愿者一起上门走访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
 
除了看望陪伴特殊人群,志愿者还定期开展打扫社区卫生、宣传政策法规安全知识等服务活动。平日里打扫小区的卫生死角,维护社区环境卫生,使大家有一个整洁、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通过种种努力,构建“顺心、舒心、安心、贴心、欢心”的和谐社区。
 
2016年12月11日,王威和社区志愿者们一起,在仁寿城市湿地公园参加了“举手之劳做环保、生活环境更美好”主题宣传活动。不仅对道路上、休息廊、沿岸绿化带里的白色垃圾、果皮、纸屑、烟头进行清理,还向过往的市民讲解志愿服务精神。当天,有4名行人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
 
据悉,建设路社区已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120人,其中不少是社区内一些商家的店员。“我们经常开展工作,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王威说,在从事志愿者活动的两年里,结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帮助了形形色色的群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少了,热情多了。虽然很辛苦,但也乐意当社区里人人都认识的“贴心人”。
 
李伯忠:在志愿服务中成就自己
 

李伯忠为老人修面。
 
1月5日下午,阳光暖洋洋地洒向大地。仁寿县黑龙滩镇敬老院内,一字排开的板凳上坐满了等待理发的老人。志愿者李伯忠拿出自己的工具,认真清洗后准备开始为老人们服务。
 
李伯忠是仁寿县艺念理发社会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从2014年队伍成立开始,每个月的5日,李伯忠都和志愿者们一起,一路前往县法治广场,一路前往黑龙滩镇敬老院为老人们修剪头发。
 
“大爷,你想要什么发型?”“剪短一点就可以了。”王德春老人笑吟吟地回答道。帮老人理发要格外细心,有些患老年痴呆症,有些会乱动,一不小心就会伤到,李伯忠每次活动都能为七八个老人服务,细致而专业。
 
3年了,对李伯忠来说,“志愿者”三个字,已成为一种实实在在地责任和义务。风雨不动的志愿活动不仅仅为老人们带去了便利,也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认识和了解志愿者后,公交车司机有时候会在路边等他们几分钟,商贩会免费多给他们一些零食为老人带去,去理发店的客人会带上物资主动捐赠……
 
“每当志愿者大包小包提着水果饼干等去看望老人时,他们拄着拐杖来开大门的颤颤巍巍身影,总是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以前在家,对父母未曾那么耐心,如今对敬老院的老人却耐心十足;以前觉得志愿活动是作秀,如今才感觉到志愿活动的双方各有收获,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李伯忠说,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渐渐明白,志愿者,首先要帮助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帮助自己战胜软弱和无知,才能以强者的姿态接受生活中的其他挑战。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仁寿,志愿者数量越来越多,志愿者精神薪火相传,渐渐成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动力和标尺,做志愿者成为了不少市民的生活习惯,以此为乐,以此为荣。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