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2017 全力赶考 决胜“两个率先”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3-28 10:04:42      

责任编辑: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面完成省定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目标。

 
新一届政府努力方向
 
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将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奋力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目标,以清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全市经济实力更强、城市品质更优、生态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
 
自觉践行 创新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产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更有活力、质量、效益、后劲,努力建成创新发展先行区。
 
到2021年,GDP突破1800亿元,培育“五大千亿产业”“四个百亿产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0户。
 
自觉践行 协调发展理念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眉山特色,一体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努力建成统筹城乡先行区。
 
到2021年,全域融入成都和天府新区,建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品质之城,城镇化率达50%以上,80%以上新村建成省级“四好村”。
 
自觉践行 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眉山,努力建成生态文明先行区。
 
到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新建公园42个,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示范城市。
 
自觉践行 开放发展理念
 
围绕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开展分层分类、定向定点招商,实施“六大千亿会战”,努力建成开放合作先行区。
 
到2021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3600亿元,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达6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8000亿元。
 
自觉践行 共享发展理念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齐教育、卫生等民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先行区。
 
到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万元、2万元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5%、97%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77岁以上,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达85%以上。
 
1
 
聚焦创新引领 致力追求发展质量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强市
 
深入实施“眉山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等试点示范,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改造计划。
 
加快推进中广核、陶氏化学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投资46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330亿元。
 
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农村“5+11”系统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打造“东坡味道”千亿产业。
 
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培育省级示范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17家。
 
推进竹编“双百工程”。
 
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60万吨以上,打造全省粮食流通产业经济强市。
 
一产增加值增长3.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先发展康养、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抓好97个重点项目建设,三产增加值增长9%。
 
推进全域旅游,加快黑龙滩、柳江古镇等重点景区建设,瓦屋山景区7月展示性开放,力争新增国家4A景区2个。
 
推进3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3亿元,建成省级文化产业园1个。
 
●强化科技创新
 
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开展“三个一百”科技创新行动,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
 
深化校(院、所)市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人才政策,用好用活本土人才,引进一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支持居民自住需求和农民进城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大力推广PPP模式,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支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户、上市挂牌企业20户;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要素、物流成本,扩大直购电规模和直供气用户范围;启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国家地标产品1个、四川名牌25个。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力争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1万户、私营企业2千户。
 
扎实推进“3+N”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落实。
 
2
 
聚焦协调并进 致力打造新型城乡
 
●统筹城乡规划
 
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六规合一”。
 
抓好新一轮眉山城市总规修编,加快土地利用总规调整,努力实现空间管控“一张蓝图”。
 
抓好中心城区市政中心、太和、彭祖新城等片区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完善天府新区眉山片区规划,完成眉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统筹城乡建设
 
投资200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年”行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城区路网等304个项目建设,完成东坡大道改扩建等工程。
 
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任务,加快100个特色乡镇建设,优先建设13个国省重点镇。
 
实施“千亿交通大会战”,构筑贯穿全城、辐射全域的“三横三纵”千里大通道,力争新开工高速公路2条、一级公路3条、航电工程3个,加快天府大道眉山段等项目建设,完成剑南大道眉山段建设,成昆铁路眉山段完成扩能改造,蒲简、仁沐高速眉山段竣工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完成投资130亿元。
 
统筹城乡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域安全饮水、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垃圾处理。
 
实施“厕所革命”行动,新(改)建A级旅游厕所40座、公共厕所100座以上。
 
●统筹城乡管理
 
在抓好城建“大项目”的同时,始终不忘群众“身边事”,以旅游城市标准推进城乡精细化管理。
 
加强市政设施管养维护,改造锈蚀路灯188组。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新投放新能源公交车40辆、公共自行车1500辆,新建公交候车亭56个。
 
开展城市堵点综合整治,缓解城区拥堵和“停车难”。
 
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严控新增“两违”。
 
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坚持乡村环境治理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推进120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创建省级“四好村”100个。
 
3
 
聚焦美丽眉山 致力优化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建设
 
启动四川省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强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和保护,完成营造林6万亩,城乡绿化覆盖率达52%。
 
加快城区“四湖”建设,启动大东坡湿地、黑龙滩优良湖泊建设,恢复和新增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
 
完成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二期建设,新建成公园10个。
 
●狠抓环境治理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点长”治气,抓好工业废气、扬尘、机动车、生物质无序焚烧和餐饮油烟污染治理,中心城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9.9%、空气优良天数率66.3%;坚持“工业污水不出园(厂)、种养污水不下河、生活污水全进管”,实施“河长”治水,推进球溪河等17条河流治理,开工建设通惠河醴泉河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实施“田长”治土,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
 
加大环保督察和监管力度,抓好环保突出问题整改。
 
加大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力度,从快从严从重打击环境犯罪行为。
 
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资源集约利用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开展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4
 
聚焦招强选优 致力扩大开放合作
 
●精准促进投资
 
围绕“五大千亿、四个百亿”产业集群,紧盯世界、中国、民企500强以及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选商,着力引进一批标杆企业和优质项目。
 
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完善征地拆迁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尽快将意向性项目转化为实际投资。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620亿元,引进世界、中国、民企500强或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
 
●提升开放平台
 
“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培育壮大6个百亿园区,启动建设眉山空港经济区,启动眉山经开区创国家经开区、中国泡菜城创国家农业高新区、视高园区创省级高新区,争创省级产业园5个。
 
高水平办好第八届东坡文化节、第九届中国泡菜博览会、中外知名企业眉山行、“东坡味道”全球行。
 
●深化区域合作
 
深化成眉合作,召开成眉同城发展高层会议,打通与成都无缝对接的快速通道。
 
深化甘眉、雅眉、乐眉合作。
 
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地区合作。
 
5
 
聚焦脱贫攻坚 致力增进民生共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突出产业扶贫,精准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易地扶贫搬迁9962人,19548名贫困人口脱贫,30个市级贫困村退出,东坡区、仁寿县、洪雅县完成脱贫任务。
 
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抓好阿坝州金川县、茂县对口帮扶。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投入和为老百姓办实事只增不减,全部新增财力和八成以上财政性支出用于民生。
 
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完成投入150亿元。
 
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
 
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
 
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10050户、农村危房637户。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实施全市学校、体育场馆布局规划,新(改、扩)建校舍5万平方米。
 
实施中心城区教育扩容工程,加快苏辙中学、东坡岛小学建设,启动建设西北片区和齐通路幼儿园、小学、中学等6所学校。
 
启动市区体育中心建设,完成“体育两中心”主体工程,办好2017中国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足球邀请赛。
 
全面推进“健康眉山”建设,加强城乡医疗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市中医院迁建,市人民医院二期完成主体工程,力争开工市妇幼保健院等中心城区10个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新(改、扩)建一批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新建乡镇卫生院5个。
 
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加强文物普查、保护,启动眉山古城墙和太和镇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整治。
 
推进各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完成市儿童福利院建设。
 
统筹抓好统计、外侨台、民族宗教、地方志、保密、档案、气象、测绘、供销、红十字、慈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建设平安和谐眉山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加大“双安双创”力度,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应急管理,抓好洪涝、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工作。
 
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专项行动,黑恶势力打击率、现行命案侦破率100%。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抓好“七五”普法,深化网格化管理,支持群团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健全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深化“走基层”活动,扎实开展“五必送、五必访”。
 
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做好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征兵工作。
 
政府自身建设
 
目标:建设“实干、高效、廉洁”的人民满意政府。
 
扎实推进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努力使政府工作更有效、政府形象更良好、人民群众更满意。
 
举措:
 
●实干苦干拼命干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着力增强狠抓落实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督查督办制、考核问责制。
 
量化、细化、项目化政府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地。
 
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
 
●速办快办网上办
 
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集中审批,推进“多证合一”“多评合一”,推行容缺受理、提前审核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
 
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全面推行AB岗制度,严格首问负责制。
 
强化眉山政务云平台和眉山市经济社会综合信息平台的管理应用,推进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
 
●心廉行廉保真廉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持续整治“庸懒散浮拖”。
 
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
 
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