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小习惯大影响 人人参与共“创文”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7-08 14:43:13

责任编辑:任枫枫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从交通出行就能看出一二,比如车辆是否乱停乱放、行人有无乱闯红灯、乘客有无向老弱病残让座等,这些行为直接与城市形象挂钩。自我市开展“双创”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双创”工作与交警日常勤务紧密集合,强化了中心城区道路秩序整治。上半年,重点整顿了车辆不按规定停放、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不礼让斑马线、行人不文明等行为,整治之后,我市交通行为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最近,记者多日走访调查发现,交通文明已成为不少市民的自觉行为和日常习惯。

1.jpg

红绿灯路口耐心等候的行人和车辆。

  排队候车 主动让座

  是习惯

  7月2日早上8点左右,在一辆从岷江二桥开往眉山东站的5路公交车上,到了旭光小区北门站点时,上来了一对老夫妻,这时车上只有一个空位,没有多余的座位供两位老人就坐。这时,一位身穿黑白斑点衣服、扎着马尾辫的女乘客起身,让出了自己的座位。“谢谢啊。”听到老人家的答谢,她笑着摆摆手说不用谢。

  公交车继续往前开了两站,在文忠街口有人下了车,那位让座的女乘客找到空座坐下了。可是刚过了几分钟,在岷江大道西二段时,一位年纪偏大的男子上了车,这时车上已无空位,那位女乘客又起身让出了座位,对那个男子说,“你来坐吧。”

  然后,到了九巷十坊站时,之前在旭光小区北门上车的两位两人家准备下车,下车前,那个老婆婆对这位让了两次座位的女乘客说,“你人可真好啊,早上一直在让座。”

  后来,经过询问,得知女乘客准备在铁环东路同升二期站下,记者就一起在该站下了车,与她聊了几句。原来,这位在十分钟内让了两次座位的女乘客叫刘淑君,今年55岁,眉山人。“我们有一天也会老,为年老的人让座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刘淑君说,为需要的人让座是她一直在坚持并推崇的事情,在公交车上只要她是坐着的,看着年纪比她大的人或者抱着小孩儿的上车,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起身。

2.jpg

5路公交车上让了两次座位的刘淑君(左一)。

  不闯红灯 礼让行人

  成共识

  相信眉山的朋友们都注意到了,每天的早高峰和晚高峰时间,在主要的道路口都有敬业的交通劝导员挥着小旗子向大家示意。不管是亲眼看到的还是从劝导员口中听到的,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都越来越多。那么,交通劝导员不在的时间段里,大家是否能做到自觉遵守呢?

  7月1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带着这个疑问在文安路东一段与东坡大道南二段的交叉路口蹲点了十分钟,留意了来往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情况。通过观察发现,10分钟内,没有一人,没有一辆自行车或者汽车违规通行。

  “以前带头闯红灯的人多,后面等的人就会跟风闯过去,心想反正大家都过去了,现在大家都老实等在红灯面前,哪里还有人好意思闯?”骑着电动车在转角树荫处等红灯的市民刘博告诉记者,如今到处都是“文明出行”的警示牌,就算旁边没有车通过,闯红灯也会有心理负担,还是宁愿再多等等。

  在回程路上,记者还发现,即使在绿灯可以通行的情况下,有车辆遇到步行缓慢的行人还在路口,也会耐心地多停留几秒等对方安全通行后,再启动出发。

  “礼让了行人,舒心了自己。”市民陈家翔说,这就是他最大的感受。一个周日下午,他在一个路口右转时,看到一位老奶奶正从路边向红绿灯等候区走去,他下意识就停下了车,让对方可以慢慢走过,老奶奶看到他停车让她先走,就笑着说了声谢谢,“虽然是多等了一分钟,但是心情却是高兴的。”

  陈家翔坦言,一开始,他还觉得在路口挂着“车让人”的牌子,有点多此一举,后面才发现其实蛮有用,他发现经常在路口看到这样的牌子后,“车让人”的意识不知不觉就深入人心了,后来再看到有行人通过,就会主动减速或者停下,有时他没开车出行,也会遇到车辆让他先行。

3.jpg

裴城街边上整齐停放的汽车。

  规范停车 规范放车

  成常态

  汽车整齐停在划好的车位,共享单车也放在了自行车区域,这是我们每天都能在市区各个街道看到的现象。“这里的车辆都停的蛮规范的,不仅没有超出车位范围,连车头方向都是按照规定顺着一个方向的。”负责裴城路清洁工作的环卫工人杜金文说,他来这里打扫了几个月,很少看到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

  “规范停车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刚在旁边停好车的苟先生说,如果大家都按照车位停车,既方便停进去,也方便开出来,以前大家乱停乱放的话,很容易出现车被堵在里面开不出来的情况。

  记者还留意到,除了街道的乱停乱放情况好了很多,通过“双创”的整改,小区里的车辆停放情况大有改观。

  对很多小区来说,除了汽车的停车需求,住户的电动车停车充电需求,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建行小区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大的改变,走进小区就能看到不管是汽车还是电动车,都有自己该待的位置,看起来井然有序。“以前电动车都堆放在楼梯间下面,充电的线也乱搭乱放,看起来非常凌乱。后来小区有了专门的停车棚,大家就统一把车放了过去。”建行小区的住户谢德顺说,小区的车辆停放整齐后,使原本看起来拥挤不堪的院子都宽敞了不少,住户们体会到这个车辆规范停放的好处后,当然就不会再乱停乱放了。

  记者手记

  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每位市民朋友的主动参与。整治交通乱序的手段起到的是一时的提醒作用,长期的文明还需个人的自觉维持。做一个文明的交通出行人,其实很简单,不闯红灯、不乱停乱放,行动虽小,影响却大,当文明出行的意识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时,那时温润的文明之风必将吹遍我们历史悠久的东坡故里。

眉山网记者 陈甜 文/图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