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我市“试水”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0-10 09:58:54      

责任编辑:陈敏


“代表参与决定重大事项越来越实,群众民生获得感越来越强” 

杜晓恩 眉山网记者 邱文清 文/图

res01_attpic_brief_副本.jpg

仁寿县古佛乡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协力农村水利沟渠建设。 

  “学校教学区距生活区有两百米,以往晚自习下课后,几十名学生都是摸黑爬坡下坎回寝室。现在安了路灯,娃娃们路上安全也有了保障。”9月25日,距仁寿县城近一个小时的偏远山乡景贤乡,说起刚竣工不久的场镇路灯工程,该乡中心校校长王建飞满怀激动。

  不只获得中心校师生的“点赞”,场镇路灯工程让该乡景贤、金凤两个场镇近千名群众也从中受益。“项目获得群众的认可点赞,与市人大开展的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票决这项创新举措有关。”该乡党委副书记张弘弛介绍,“证明这个由人大代表提出并票决实施的工程‘接地气’,符合了当地群众当前最急最盼的愿望。人大代表对本地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到票决,再到监督评价的全程参与,真正尊重了民意、服务了民生。”

  如何探索人大代表履职载体创新,推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程序与实体有机结合?如何解决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意愿不对称、不合拍等问题,真正提升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获得感?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和仁寿县人大常委会选择仁寿县龙正、景贤和古佛三个乡镇人大作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以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票决、监督和评价为主要内容,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听民声 解民忧

  立足实际办民事

  今年4月,在眉山市和仁寿县人大常委会指导下,龙正、景贤和古佛三个乡镇人大正式启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三个乡镇人大主席团经过组织专题培训,发动159名人大代表开展深入调研,先后走访征求千余名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广泛征集民生实事项目76项。乡镇人大主席团将人大代表征集的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公益性、普惠性原则进行筛选、汇总,并积极向区县相关部门汇报沟通,结合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和本级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实施条件,提出21项初步候选项目交乡镇政府审议。乡镇政府按30%左右的差额比例提出11个民生类公共事业候选项目提请乡镇党委研究同意后,提交乡镇人代会审议票决,以得票数过全体代表半数以上、从高到低确定正式实施项目。经审议票决,粤(鲫)江河防洪治理、遂资眉连接线龙正场镇段、龙正污水处理厂、景贤(金凤)场镇路灯照明工程、协力和池家农渠建设等8项涉及区域群众面广、普惠公益性强和社会效益较为突出的项目作为三个乡镇2018年正式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最近开展的调研显示,龙正、景贤、古佛乡镇“试水”人大代表民生事实项目票决制仅半年,8项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3项,有2个项目即将竣工验收。其中景贤(金凤)场镇路灯照明工程竣工惠及场镇千名居民;协力农渠、池家农渠项目的完工解决了协力、池家两个村850户农户3800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和312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直接涉及龙正椰江、龙居、花龙、大铧、骑龙五个村社区改善数千人出行拥堵的遂资眉连接线龙正场镇段已经基本成型,年底即将竣工;龙正污水处理厂、粤(鲫)江河防洪治理等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实施当中。

  合民意 顺民心

  试点工作成效显现

  在和部分试点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人大代表以及基层群众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基层意愿得到充分尊重、人大代表讨论决定监督下沉到位、群众因为获得感强参与支持度高,让试点乡镇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较以往推进更加顺利。目前,试点工作的积极成效已开始逐步显现。

  人大代表参与决定民生实事“由虚到实”。据悉,以往在乡镇区域内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主要是上级安排下来的,人大代表在涉及本区域范围内民生实事项目确定上基本上没有更多“话语权”。人大代表票决制要求乡镇政府每年拟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由本级人大代表在群众中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筛选提出初步候选项目,再由人大代表审议投票确定,创新搭建了人大代表履职“不缺位”有效载体。景贤乡人大主席李国清说:“过去觉得‘虚’”,现在必须‘实’,较好地发挥了基层人大代表在民生工程实施中的建议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的职责,有利于增强代表的角色意识和身份意识。”

  与此同时,乡镇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由软到硬”。仁寿县景贤乡乡长唐菊英介绍,以往乡镇一级民生实事项目一般都没有向社会公开公示,实施完成也无明确时间节点,“项目很有可能拖到来年完成,比较随意,缺少刚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人大代表可以通过专题调研、专项视察等形式进行监督,制度规定乡镇政府必须在下一年度人代会上报告上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接受人大代表满意度测评,客观上“倒逼”乡镇政府按承诺办好民生实事。如:仁寿县人大常委会督促县国土、住建部门及时将景贤乡“景尚景”公园纳入全县第一批乡村公园计划。龙正镇成立由三名镇党委班子代表牵头、12名基层代表组成的三个项目监督小组,每半月开展项目实施监督,督促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镇人大主席徐国全带领杨帆、郑建英等代表积极做好遂资眉连接线(龙正场镇段)花龙社区房屋拆迁、坟地迁建等工作,为保证项目在工作期限内竣工奠定扎实基础。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评议的“到位”有利于形成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工作合力,从而推动党委决策部署“刚性”落地落实。

  基层群众对民生实事获得感“由弱到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项目有效实施为目标,从过去的“从上到下”变为现在“从下到上、上下结合”,既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优先瞄准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项目,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根据轻重缓急和实施条件,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较好的解决了以往一些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意愿“不对称、不合拍”,人民群众“不了解、不满意”等共性问题,真正实现尊重民意、激发民智、服务民生。如遂资眉连接线(龙正场镇段)解决附近群众多年迫切希望的场镇出行拥堵难题,征集意见阶段人大代表充分宣传后群众广泛知晓,工程路线规划确定后,多数群众积极配合完成征地拆迁,部分群众还主动提前完成过去让党委政府比较头疼的坟地迁建。花龙社区老支书郭昌斌、骑龙村文书周述宏说:“合民意、顺民心,老百姓心里肯定支持。”镇人大干事徐彦认为,由人大代表征集群众意见提出民生实事项目更加符合当地民情民意,容易得到群众支持,投票决定的民生项目人大代表更加关注关心,“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人大代表与群众沟通比以往单纯政府与群众沟通更积极、更有效!”

  主导设计并力推试点工作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十庆认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质是尊重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通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项目征集、票决、监督、评价等工作,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体现了代表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必须为了人民、受人民监督,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眉山市人大工作上的一种创新与实践。”

  据了解,今年8月,中共四川省委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中明确:“要以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为突破口,推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创新发展”。9月21日,眉山市被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在深入调查和全面总结乡镇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责、代表票决、群众参与”制度设计。9月26日,中共眉山市委研究决定,从明年初的人代会开始,市、区县和乡镇三级联动,将全面铺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党委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使人大监督更加刚性有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