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1-31 10:52:56
责任编辑:陈敏
——写在2018年市“三会”召开前夕⑤
眉山网记者 王允浩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推动发展。
2017年12月12日,眉山“苏小妹”家政服务进北京启动仪式上,仁寿县龙正镇村民刘红彬等25名首期“苏小妹”家政服务学员被授予注册登记证书,前往北京从事高端家政等服务。到今年底,我市将发展“苏小妹”培训认证机构10家,“苏小妹”平台认证企业20户以上,注册“苏小妹”服务人员超过2000人,为一线城市输出“苏小妹”1000人以上。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第一追求,突出“基本民生、底线民生、品质民生”,将全部新增财力和八成以上财政性支出用于民生改善,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扎扎实实解民忧、纾民困,让全市350万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拓宽民富之源
撑起普惠民生幸福伞
“剥柑橘不脏手,剥皮器只要两元。”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暨首届四川音乐周期间,以“创客东坡,引领梦想”为主题的眉山市第二届创业成果展在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举办,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心火创新创业俱乐部工作人员现场为大家展示用简单剥皮器利索地剥掉柑橘皮。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全面落实创业政策,创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眉山市第二届创业成果展吸引入场群众2.5万名,交易金额达800多万元。同样是2017年,我市选派创业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特等奖(全国仅3名)和二等奖。组织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全省首届“天府杯”创业大赛,2个项目进入全省十强,荣获创业典型称号。“眉山创业工作得到中央、省委领导多次肯定性批示,29项(次)工作受部、省、市表彰,41次得到人社部、省厅、市领导肯定性批示,6项(次)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始终坚持把劳有所得作为民富之源,扶人民群众迈向“致富路”,大力实施“22345”创新创业攻坚,深化全民创业就业行动,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群众致富。全市新登记小微企业5065户,新培育个体工商户28411户、三产经营从业者26375人、现代农业业主1320户,城镇新增就业3.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4%,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1%;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园孵化能力,全年新吸纳孵化项目51个(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47万元,帮助2335名大学生、6245名返乡创业者实现创业创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30元,比2016年的28691元增加2439元,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03元,比2016年的13935元增加1268元,增长9.1%。
创业就业、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社会保障……一桩桩民生实事,回应着群众关切与所思所盼,为广大群众织就了美好生活的保障网,撑起了普惠民生的幸福伞,在眉山大地上绘就出一幅幸福民生的新画卷。
筑牢民生之基
推进教体基础设施建设
“就在我们家门口开建中小学和幼儿园,这个消息让我们一家人激动了很久,以后娃娃读书太方便了!”1月24日,家住眉山城区玉屏首府小区的李先生高兴地说,小区附近的这块空地承载着很多家长的希望,一定会持续关注项目建设。
据了解,我市中心城区西北片区将建中小学及幼儿园,该项目位于眉州大道与玉屏街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积约147亩,项目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总投资约2.7亿。项目建成后,将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一个教学功能齐全、三区分布科学、校园环境优美、设备设施完善、师资配置优质的学前教育及中小学教育环境。并将进一步改善我市中心城区办学条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加快解决大班额问题,缓解中心城区幼儿入园难及义务教育学校的就学压力,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满足群众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
我市始终坚持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作为民生之基,助教育事业驶向“快车道”,大力推进教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苏辙中学、岷东中学、全民健身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市体育中心项目和13个教育体育PPP项目全部完成选址定点,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新建、改扩建校舍6.2万平方米,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入1.4亿元;实现教育资助体系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资助资金累计达2.7亿元,惠及学生26万人;全市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2017年本科上线8120人,录取率位列全省前列;校地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与香港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高校总数达9所,位居全省前三,在眉高校生达5.6万余人。
多解民生之忧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我市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落实发展为民理念,把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作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做大做好“民生蛋糕”,不断加快民生事业发展。2017年,我市十大民生工程114个项目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累计筹集拨付资金153.29亿元,占计划安排资金150亿元的102.19%,较2016年的133.93亿元增加19.36亿元,增幅达14.46%。
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民生图景温暖着群众心坎。未来,眉山将继续坚持把民生福祉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2018年,我们将选好民生项目、建好民生项目、管好民生项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市民生办负责人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意,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18年,市委、市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精神,继续顺应群众愿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