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朱亚林:普及发明知识 激发全民创新活力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2-04 10:31:41      

责任编辑:罗思源


  朱亚林_副本.jpg

朱亚林(右)正在向民间发明人了解情况。

实习生 万业星 眉山网记者 李幸 文/图

  眉山民间发明人是一个较大的群体,成百上千,成为眉山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每位专利发明人都像对待孩子一样呵护自己的专利成果,希望有“伯乐”慧眼识金,让其早日转化为产品,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专利成果未能成功转化,尤其是民间发明人的专利转化更加困难,转化率不足10%。另外,由于学生和家长对发明认识不够充分,许多孩子良好的创意容易被扼杀。

  这是近日市政协委员朱亚林经过调研得出的一个结论。他今年的提案,便与激发发明创新活力,普及发明教育相关。

  朱亚林是东坡小学专职科学教师,学校科学组组长,是一名民革党员。朱亚林从事科学教育十多年,十分喜爱发明创造,拥有两项发明专利。

  2017年年初,朱亚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眉山市发明协会,致力于帮助眉山的民间发明人找准发明方向,促成成果转化。如今,协会成员有七八十人。

  眉山民间发明人身份多种多样,有农民、工人以及高校教师等。有些人专利不止一项,多的人有七八本专利证书。然而,在我市,绝大多数民间发明难转化为产品,许多民间发明人穷尽心智却生活窘迫、难遇伯乐。

  朱亚林与民间发明人接触交流后了解到,民间发明之所以难以推广,关键在于民间发明是否能与市场结合、能否普及推广。

  朱亚林说:“很多民间发明人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凭一时的想法和热情进行创作研究。由于忽略了发明成果的实际市场需求,或者在普及推广上有缺点,导致其难以进入市场。”

  朱亚林表示,民间发明成果参差不齐,有的并不实用。“眉山有人发明了不会触电的电线,但他的产品必须接地线,在实际运用中不现实,这个问题不解决,产品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所以,如果不及早对发明人做指导或者提醒,那发明人一辈子呕心沥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成果或许付诸东流。

  因此他提议,应该有相应的机构或者专业的工作人员,定期对民间发明人予以指导,同时帮助他们对具有市场前景的发明成果进行转化。

  朱亚林希望在学校普及发明创造知识。“我上课常常通过实验或者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物品,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很多孩子对科学知识非常感兴趣,也喜欢动手制作,提出的点子让我有意外之喜。”朱亚林说。但是这些孩子的“金点子”,往往因为家长的不支持和时间分配的缘故,最终被扼杀了,这让他感到十分可惜。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做什么发明,或者就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朱亚林说,他希望通过在学校普及发明知识,让家长和孩子转变观念,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