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纪念建军90周年之一:空袭警报伴童年

新闻来源:眉州夕阳红      

更新时间:2017-07-28 14:43:42      

责任编辑:


 
张宗友 
 
抗日战争后期,呜呜呜……,刺耳的空袭警报声不时在我的家乡彭山洪山寺机场的上空回荡。一旦警报声响起,人们惊惶失措,四处外逃,躲避日军的空袭。
 
解放前,我家祖辈世代务农,居住在彭山县(今彭山区)观音铺(今观音镇)洪山寺机场南侧。洪山寺机场占地2400亩,于1942年2月修建,只能停放小型教练机。
 
1944年初,抗日战争已进行了六年多,日冠猖狂进犯,烽火连天,祖国半壁河山失守。是年1月15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下令限期改修扩建观音铺洪山寺机场。机场面积扩展到6000余亩,300多户农户搬迁。
 
这一“特种工程”,征调民工10余万人,调动汽车、马车3万辆,限期百日完成大型跑道一条,以及滑行道多条和其它附属工程。我家是机场扩建搬迁户,由当时的政府将难民统一安置在紧靠观音铺场镇的成乐公路(今省道103线)两旁建房居住。
 
当年6月上旬,洪山寺扩建工程如期完工,从这年的6月16日开始,彭山和新津、邛崃、广汉机场的远程轰炸机群结队,频频起飞,轰炸日本本土及日冦占领我国东北地区等地的军事设施,取得辉煌成果,给日冦以沉重打击。
 
自从“特种工程”竣工后,洪山寺机场夜间空袭警报频发。每当警报声响起,住在观音铺场镇上的大人小孩,就急急忙忙爬上停在成乐公路两旁的工程车辆,开往岷江河边躲避。
 
那时我只有八九岁,一到河边就躺在地上,数天上闪烁的星星,巴不得警报早点解除,好回家睡觉,时间实在难熬,有时还和小孩们一起到花生地里刨花生吃,至今记忆犹新。
 
1944年到1945年,已记不清到底跑了多少次警报,但都有惊无险,只有偶尔几次看见日本的飞机从我们的上空飞过。那几年,可以说,空袭警报声伴随着我的童年,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笔者时年10岁,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日本投降的喜讯传到观音铺时,当晚街上人山人海,鞭炮齐鸣,人们载歌载舞,通宵欢迎胜利。
 
有了儿时的那段经历,新中国建立后的1956年,我时年21岁,毅然决然离开了教师岗位,报考空军飞行员,立志保卫祖国的蓝天,县、地体检、政审均过关,我心中暗喜。后省体检落选,懊悔之余,参军的意志也更坚定,我即改报了总参的一所军事院校并被录取,学习四年毕业后,留院校工作多年,为国防建设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