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沙尔乡克尔玛村,援藏干部深入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工作。记者 古良驹 摄
邱文清
7月14日,海拔2800米的金川县沙耳乡克尔玛村,小雨淅沥,眉山(金川)援藏组干部杨庆平、马波和刘忠义冒雨来到克尔玛村,查看5.2公里灌溉沟渠的建设进展情况。沟渠建在3000多米的半山腰上,不通公路,三位援藏干部只能沿着碎石小路步行上山,尽管只有200来米的高差,一公里的路程,但3000多米的海拔让三位干部走的气喘吁吁。“这些眉山干部上来的时候比我还多,实干劲头硬是超过我们本地干部。” 一起的沙耳乡党委书记张春健这样评价。克尔玛村文书丁福发说,“如今的克尔玛,老百姓说起眉山来的干部,都要翘大拇指。”
谈起眉山援藏干部,翘起拇指的不仅仅只是克尔玛村的群众,来自金川县委、发改、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主要部门的很多领导和干部都纷纷给予“点赞”。金川县委援藏办干部小张说,“每件事都下深水,从不浮在面上,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很务实!” “年轻、务实、肯干、守纪,是这批干部人才的主要特点!”金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元辉评价。
2014年8月,按照省委、市委统一部署,眉山市第三批援助金川21名援藏干部人才从东坡故里来到阿坝新江南金川县。如何圆满完成省委两年援藏工作任务,不负眉山市委重托和当地县委的殷切期望?“真情援藏、真心援藏、真诚援藏”,严树形象、主动作为、争创一流,援藏工作组全体同志用责任喊出这样的铮铮誓言,“说金川话、办金川事、做金川人”,更成为大家融入金川当地工作的务实行动。
“从实际出发,着眼民生、雪中送炭,要成为工作组的重要着力点。”工作组全体同志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从不同岗位、不同专业角度,深入部门、乡村和农牧民家中认真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很快形成了“联系协调一个企业,帮扶建设一个高半山村,开展三个组团攻坚(教育、医疗、农业),县、乡、村和部门四级联动共建”,符合金川实际,具有金川特色,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的援藏工作思路。
![]()
在沙尔乡克尔玛村,援藏干部正在帮助群众发展兔养殖业,与群众共劳动。记者 古良驹 摄
在沙尔乡克尔玛村,援藏干部正在帮助群众发展牛养殖业。记者 古良驹 摄
沙耳乡克尔玛村身处高半山,海拔高、交通不便、产业囿于传统,是典型的贫困村,长期以来农牧民增收困难。援藏工作组瞄准精准扶贫、实施整村推进,统筹、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70多万元,为克尔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雪中送炭”。不到一年时间,不仅完成全村5公里村道安保工程,修建了500多米的牧道,硬化整治5公里多的沟渠,改造沟渠新增灌面300多亩,解决村小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引进金川梨花香溢农业有限公司流转种植黑金刚优质土豆、脆红李、高原生态蔬菜170多亩,建起存栏近万只的獭兔养殖场初见效益,引进西门塔尔奶牛110头,规模养鸡场正在报批中,文化阵地建设正加紧推进。
“老百姓除了每亩收益流转租金800元外,留守的老人妇女足不出村在基地务工每天还可以挣80元钱,一年务工收入就超过5000块钱。”村主任袁定双自信地说,眉山援藏工作组的帮助,让克尔玛正在向一个“土地转起来、产业特起来、腰包鼓起来”幸福美丽新村稳步迈进。
![]()
在金川县,援藏干部正在帮助当地发展电子商务。记者 古良驹 摄
6月18日,阿坝高原上首个电子商务平台“金川九农云”电商平台在金川援藏工作组帮助下正式上线,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成功网上接单3000多件,产值超过10万元,金川以及周边地区地地道道的生态农特产品正在通过“互联网+”走出雪域高原,走向全国各地。眉山援藏工作组还针对全县“一水两矿一加工”工业格局中“一加工”这个短板,积极指导和推动金川综合性农业龙头企业梨花香溢农业有限公司发展壮大,对接协调眉山知名泡菜企业吉香居“一对一”开展技术、人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借此“撬动”高原生态蔬菜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增收。目前,梨花香溢农业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正在抓紧进行设备安装,10月即将投产见效。“这将是金川县第三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成后,不仅企业的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产值近2亿元,直接提供300个就业岗位外,关键是能带动当地1.2万亩泡菜原料蔬菜种植,上万户农户收益增收。”金川县县长卞思发说。
缺什么就补什么,什么弱就强化什么。援藏工作组瞄准金川教育、卫生这个主要的民生薄弱环节,倾力倾情开展“组团兴教”、“组团兴医”攻坚。夏建华、罗成、陈登贵、孙少辉等5名高中教师到金川中学组成一个团队,对高二一班实行“包班组团”,既为当地高中教师传授教学好方法、好经验,更力争两年后实现金川中学高考升学新突破。龚志刚、郑平、戚贵山等5名各科类医生组团,启动全县1小时医疗服务圈、县医院 “二级甲等”创建工作。郑平、戚贵山、张熙勇使用“双腔气管插管”帮助县医院成功开展了一例该院多年来的首次开胸手术——剖胸探查右肺下叶肿瘤切除术,为县医院胸外科手术和麻醉监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支以援藏医疗人才为核心的巡诊义诊队伍,还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走出医院、深入村寨,尤其针对全县百岁老人、老红军、抗战老兵、孝子善人等,大力开展巡诊义诊活动,解决他们就医困难的实际问题。
身在金川,心在金川,工作组同志用“黑加白”、“5+2”的实干与坚守争先奋战金川建设主战场。工作组组长杨静由起初的分管旅游发展、泡菜企业,逐渐“加码”到联系发改、金融、统计、电力等重要行业和部门,7月12日至14日杨静三天时间就为协调电网改造、“十三五”扶贫规划奔波于成都、马尔康、茂县三地,行程超过2000公里。来自丹棱县的挂职干部石道虎老家在贵州,因孩子年幼不满一岁,只好带着妻子和孩子举家援藏,女儿弱小,不适应高原气候,感冒不断、高烧不断,仍未影响他在野外勘踏、施工现场挑起了全县“水利建设大会战”的技术“大梁”。来自东坡区的挂职干部王健宇成为金川长期规划的“行家里手”和“十处打雷九处在”的“抢手货”;80后干部孙文涛新婚两月即进金,到达金川后行李都没来得及从车上取下,就冒着烈日,跟着交通局长一起下乡,勘踏道路水毁情况,一周穿烂一双新皮鞋,曾经工作劳累和高原不适晕倒在公路建设现场。金川县交通局长杨泽彬、水务局长康建友介绍,孙文涛、石道虎绝对是金川农村公路建设“四个百分之百”目标、水利大会战的顶梁柱,也是他们的好助手。
“眉山援藏干部服务中心工作身影不离,关注民生帮扶不断,特色工作成绩不菲,体现了一种责任与担当。”金川县委书记张海清说,眉山第三批援助金川干部整体素质高、工作热情高、工作效率高、团队意识强,事迹让人感动,成绩可圈可点,金川人必须要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