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眉山邮政介绍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5-12-29 17:01:06      

责任编辑:


  

  1998年底,眉山邮政电信分营,眉山地区邮政局挂牌成立。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根据《关于资阳地区邮政局等单位更名的通知》(川邮政编〔2000〕14号),“眉山地区邮政局”更名为“眉山市邮政局”。根据国务院2005年8月19日印发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实施政企分开,2012年11月28日,眉山市邮政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3月25日,“眉山市邮政局”更名为“四川省邮政公司眉山市分公司”,并正式挂牌,下辖6个区县邮政局,继续依法经营邮政专营业务,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受政府委托提供邮政特殊服务,对竞争性邮政业务实行商业化运营。

  主营业务

  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业务;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业务;邮票发行业务;邮政汇兑业务;机要通信业务;邮政金融业务;邮政速递业务;邮政物流业务;电子商务业务;各类邮政代理业务;国家规定开办的其他业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国内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

  覆盖城乡服务网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我们”——普遍服务。眉山邮政始终把普遍服务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作为实现“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方式。眉山邮政共设245个邮政服务网点(含自办、委代办),其中设在农村的网点就有220个、全市绿卡联网网点为80个、ATM为69台、建立了350个信筒、51个报刊亭,组织干线邮路3条、投递员190余人、递送邮路单程7751公里,便民服务站434个,集邮品销售点达6处,信报箱13220个。全市邮路总长已达2915公里,其中3条县以上干线汽车邮路,156条县以下邮路,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达7751公里,城市投递段道达51个,邮政汽车68辆

  三流合一500强企业

  三流是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物流包括邮政传统的各类邮件和新开发的商业包裹;资金流指通过邮政汇兑和绿卡系统而产生的资金流动;信息流是指通过邮政大网传输的私人、商用、政府信息。邮政是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

  《财富》杂志发布2013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邮政成为排名上升最快的企业之一,并首次冲进前200强,排名升至196位,相较上年上升62位。

  眉山邮政发展成就

  分营之初,眉山邮政收入规模只有2380万元,亏损1200万元,企业负债2500多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不足2.4万元;市场开发和培育严重不足,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通信生产能力严重滞后,职工队伍素质亟待提高。面对困难,眉山邮政在省公司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坚持改革创新,砥砺奋进。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眉山邮政取得了显著成效:业务收入方面,2013年业务收入实现17810万元,比分营时增长303.40%。经济效益方面,于2003年顺利实现扭亏为盈目标,近年累计上缴收差1.7亿元,企业贷款减为350万元。劳动生产率方面,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998年的不足2.4万元/人增长到2013年的23万元/人,增长了418.33%,职工收益增长了248.69%。职工素质方面,在岗职工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1998年提高了80.52%。业务开发方面,在办好邮递、集邮、金融三大类数十种传统业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高一些传统业务的服务水准,开发出许多新的邮政业务和服务,并逐步形成了以核心业务为主导、以多元化的业务为补充的业务结构。生产能力方面,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网点改造和设备更新添置,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在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眉山邮政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巩固“市级文明行业”、“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行业示范系统”等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先后荣膺眉山市园林式单位、A级纳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全国邮政用户满意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邮政系统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优秀组织单位、全国邮政网路运行创优争先先进集体、中邮保合规经营优秀单位、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四川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邮政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四川省邮政企业“树创”活动优胜单位等荣誉,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申报的《基于“理性设计”与“自主演化”相耦合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同时获第十九届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和第九届通信行业、第八届全国邮政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市邮政系统有2人被评为“四川邮政系统劳动模范”;辖内服务窗口建成全国青年文明号2个,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班组)1个,全国国防邮电产业模范职工小家1个。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