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5-30 10:28:21
责任编辑:雷尧
不离不弃 相知相守
——农妇杨燕13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
“像杨燕这样心肠好、敢担当的女人不多见。要不是她细心照顾,彭朝友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这是邻居的评价。“我们一个家庭都离不开她,她又要照顾我的儿子、又要照顾我的孙子、又要照顾我,真的很辛苦。”这是公公的评价。“这辈子与她做夫妻是我的福分,要是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这是丈夫的评价。
漫长岁月里,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家欠下高额的外债;为了照顾丈夫,她从未离开家一整天。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余坪镇金星村农妇杨燕,始终坚守着结婚时“不许变心”的誓言,13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彭朝友……
命运多舛,丈夫意外致瘫
7月30日,笔者走进杨燕的家中,光线昏暗的室内,除了一张木柜和一台旧电视机外,再没其他像样的家具,但地面却扫得干干净净。49岁的男主人彭朝友无力地躺在床上。妻子杨燕为他放了尿袋后,又开始帮他进行身体按摩。
当笔者问起杨燕和丈夫的结婚日期时,她想了想,又笑了笑:“我记得不太清楚了,要问问他,他记得比我清楚。”果然,彭朝友立马就答出了结婚日期。俩夫妻于1991年组建家庭,93年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两口子都是勤劳的人,彭朝友还会些技术,眼看日子就要越过越红火。然而不幸的是,2005年的一次意外,打破了这份幸福愿景。用彭朝友自我调侃的话来说,“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
05年的某一天,彭朝友骑电瓶车不幸摔跤,导致当场昏迷。而这一摔,便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一摔,导致其当场昏迷。妻子闻讯赶来,立马将丈夫送到了县医院。由于病情严重,又将丈夫迅速转到了华西医院。医生会诊后,给彭朝友安排了手术。手术结束,不仅花光了夫妻俩多年的积蓄,还欠下了五六万的高额债务。彭朝友的生命最终被保住了,不过从此要面对高位截瘫的现实。
“吃饭、喝水要递到手上,上厕所要换尿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杨燕说。
丈夫的瘫痪,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苦难。杨燕要服侍丈夫、养育孩子、照顾80高龄的公公,还要做家务、干农活,为了生计,还得在附近打零工……如今,这个当年的“新媳妇”已接近天命之年。岁月的沧桑,让她两鬓泛起银丝。
不离不弃,13年悉心照料
回忆起丈夫患病后一家人的生活,杨燕的眼眶湿润了:“这些年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但她从没有想过放弃,“我们夫妻关系很好,他对我也一直很好,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再加上那个时候孩子幼小,如果放弃了,就失去这个家了。”
丈夫瘫痪的头几年,杨燕在县内外各医院奔走,四处求医。一听到有治疗丈夫病症方法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赶过去。
提起这些年遇到的困难,杨燕告诉笔者,在她看来,如何获取丈夫治病、儿子上学及家人日常开支所需要的钱,还并不是最大的难题。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丈夫刚出院回来,每个月都要带他去离家一二十里路远的三宝镇医院换尿管。“当时我骑的是人力三轮车,他的体重有一百多,途中又有陡坡,在那个坡上,我怎么用力都骑不上去。遇到有好心人,就帮我推一下;没有人的时候,还是得我自己想办法骑上去。”杨燕说,还好之后医生教会了她方法,现在自己在家也能为丈夫换尿管了。
为爱坚守,永远践行誓言
“如果没有坚强意志,杨燕恐怕早就离开彭朝友了。要不是她悉心照料,老彭或许很难活到现在!”对于杨燕12年如一日坚持照顾丈夫的行为,邻居对她深感佩服。
“在这周围,杨燕是比较能干、比较负责任的那种人。10多年了能够在这里生活这么久,把这个家撑起来,真是不容易。”队长沈燕赞道。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的儿子在外面打工,能够平平安安。挣钱多少,我都不在乎,只要他平安就好。而我会一如既往的在家里,把我的丈夫和公公照顾好。”杨燕微笑着说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