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8-03 11:31:03
责任编辑:何海娟
编者按
7月28日,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誓师大会上,市委书记慕新海指出,全市上下要紧绷决战之弦、拼足决战之力、压实决战之责,坚决打赢“双创”总决战,奋力夺取“双创”双桂冠,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向350万眉山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目前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近日,本报组成专访团,走近市、区双城联创办公室,走近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走近街道社区、志愿者,听听他们怎么下定决心、鼓足干劲,聚焦发力,全力奋战。今天起,本网推出相关专访报道。
强化精细管理 走过“最后一公里”
——专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创文办主任周吉华
□本报记者 姚永亮
随着我市创文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区主次干道越来越干净、整洁、通畅,城市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交通秩序井井有条,农贸市场管理不断规范……不仅如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市民的精神面貌明显转变,文明意识不断增强。2020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我市即将迎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第三次国家测评。最后的阶段,我们还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冲刺呢?我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誓师大会后,本报记者专访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市创文办主任周吉华。
关键词
“五大创建”双创共融 创建为民
记者:周主任,您好!眉山在2019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工作中喜获佳绩,与全市上下的努力密不可分。请您大致介绍一下,眉山自2018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后,如何统筹部署,采取了哪些行动?
周吉华:2018年创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市政协和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支持参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文明办、市创文办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创文工作中发挥好助手作用、桥梁作用,切实做到了组织有力、协调有方、指导精准、督促到位,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统筹推进“五大创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通过文明城市创建的龙头作用,带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细胞创建,把创建活动延伸到各个领域、各类人群,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做好“双创”共融。同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梳理“双创”“共同点”,合并指标“同类项”,实施创文“12项”重点工程、创卫“8项”重点工程,一体推进“双创”工作。
坚持创建为民。坚持民生导向,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难”“如厕难”“居住难”“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升级改造14个城区农贸市场、改建城市公厕、改造老旧小区、整治背街小巷,大力实施文明交通、文明养宠、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牛皮癣小广告等专项整治,城市面貌大幅改观。
关键词
城市精细管理 提升市民素质
记者:眉山的文明城市创建当前面临着哪些难题和短板?
周吉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拿牌子只是目标,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要注重创建过程,通过创建提升城市的“里子”和“面子”。创建文明城市,基础硬件设施完善是基础,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才是关键。我们在创文中发现的很多问题反弹与回潮现象,既是管理常态长效不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折射了部分市民文明素质亟需提升的问题。
近年来,《眉山日报》就一直在关注文明养犬的问题,个别市民遛狗时不牵犬绳、不及时清理犬粪,既不文明、也不安全,一旦发生了伤人事件,还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当前,文明城市创建还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如基础设施方面的道路路面坑洼不平、环卫文体设施不完善等,精细管理方面的垃圾清运不及时、随意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随处乱贴小广告等,文明行为养成方面的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翻越隔离栏杆、闯红灯、穿越花台绿地、随手乱扔垃圾烟头、随地吐痰、随意躺卧、光膀出行等。
城市精细管理不到位、市民不文明行为是我们失分的重点,近两年中央文明办的测评中,仅乱停乱放、乱扔垃圾、不文明养宠、不文明交通等就占了扣分项目的一半以上。如果说在创建中什么是“最后一公里”,这些就是真正艰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必须走过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精细管理进一步强化、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才能做到内外兼修,实现从文明城市创建到城市文明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
查漏补缺 补齐短板
记者: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全力奋战三个月 确保夺取文明冠”的目标。请谈谈接下来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攻坚克难,确保目标圆满完成。
周吉华:眉山在前两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在113个地级提名城市中排名第35位,2019年排名第29位,两年综合成绩排名全国第31位、全省第二位。但各地抓城市工作力度很大,发展势头很猛,尤其是东部城市优势明显,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竞争非常激烈。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双创”工作誓师大会精神,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围绕测评指标要求,逐条逐项精准对标,全面查漏补缺,全速补齐短板,全力巩固成果。此外,还将在宣传舆论、组织动员、专项行动、暗访督查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全体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大家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实现共创共建共享,让广大市民群众在创建中有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市上下一心 迎检备战冲刺
——专访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爱卫办主任蒋传德
□本报记者 周华
眉山创卫工作已进入决胜决战阶段。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创建,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不仅如此,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市民爱国卫生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方式、卫生习惯明显转变。2020年,眉山即将接受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最后冲刺阶段,眉山该如何备战?对此,记者专访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爱卫办主任蒋传德。
关键词
时间紧 任务重
记者:蒋主任,您好!据了解,自2019年12月我市通过了国家暗访以来,创卫工作一直稳步推进。请您大致介绍一下,目前创卫工作的形势如何?将如何备战国家技术评估?
蒋传德:创卫工作形势体现为两方面:一是时间紧,紧在即将排位进入待评审环节。最近,全国爱卫办透露:对新创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工作将在今年八九月份集中进行,各新创城市,谁先报请示,谁先验收。据悉,我市最快8月10日后将接受评审。
二是任务重,重在迎检工作“三大战役”,场场都是硬仗。国家技术评估是对我市三年创卫工作的综合检查,既要求资料完整、规范、准确,能够反映特色亮点,也要求前期暗访环节反馈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达标,还将现场核实资料反映内容是否属实、反馈问题是否整改到位、由点及面其他点位是否全面达标。因此,迎检备战冲刺阶段,重点在打好资料收集、暗访整改、现场准备三大战役,努力做到在国家验收时少丢分、得高分。
关键词
助力疫情防控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号召: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请您结合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这一现状和创卫工作实际,谈一谈爱国卫生运动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疫情防控的意义。
蒋传德:首先强调一下,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实质上是爱国卫生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分为卫生城市创建和卫生县城创建。两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习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期间始终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回顾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鼠疫、霍乱防治,一直到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再到前几年的登革热以及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无一不是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这种手段来消灭这些重大疫情,体现了爱卫创卫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另外,疫情防控中的重点工作与爱卫创卫工作不谋而合,如个人卫生习惯、活禽宰杀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病媒生物防制等,因此,做好爱卫创卫工作实质上就是助力疫情防控。
关键词
市民积极参与 共同监督
记者:市民群众能为创卫做些什么?
蒋传德:需要广大市民、学校、医院等重要团体共同创建。市民群众需要树立“爱国卫生人人受益,创卫成果人人共享”的理念,传承爱国卫生优良传统,落实“门前五包 院内四自”,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垃圾杂物,积极参与四害孳生地治理,灭除“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创造干净整洁的社区、小区环境。
学校需要引导中小学生做好创卫宣传工作,以家庭为单位,用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卫生习惯,影响带动一家人、一城人,传递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医院需要充分发挥门诊、窗口和医生的宣传作用,强化患者及家属的卫生健康意识,宣传健康知识。
还需要广大市民发挥宣传、监督作用共同推进创建。广大市民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要积极参与、主动宣传创卫,并带动他人养成卫生好习惯,传递创建力量;同时,需要帮助查找、反馈和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改进工作,充分发挥我市创卫工作的群众基础性作用,共建卫生城市,共享健康眉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创卫是对城市工作的一次全方位的体检,既需要各级政府统筹推进,也需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只要全市上下一心,以“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决心和勇气,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定能成功创建,一举摘得桂冠。人民群众的的幸福感、满足感、自豪感也会显著增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