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1-07-01 10:53:40
责任编辑:卫琳霞
22年朝夕与共的默默陪伴,22年永不言悔的不离不弃,他们用真情、真心、真诚撑起一个家。病魔没有打垮他们,贫困没有打败他们,他们在不幸之苦上孕育出了幸福之花,这就是仁寿县始建镇来凤社区9组居民辜花群家庭。2019年,辜花群家庭荣获“眉山市首届文明家庭”称号,2020年荣获“四川省文明家庭”称号。
今年65岁的辜花群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只脚肿大变形,走路一瘸一拐,但家务和农活却一样不落下。丈夫张其林是一名屠夫,能挣钱养家,家里很早就修了新房子。日子虽然好过,但两人多年却一直无子女。
1999年9月的一天早上,张其林到隔壁镇收猪返回途中发现了一名弃婴,便抱回了家。辜花群看到襁褓中可爱的小女孩儿,母爱油然而生,夫妻俩决定收养,为小女孩儿取名“张小琴”,细心呵护着。
但好景不长,夫妻俩看到同村同龄孩子都能活蹦乱跳了,可小琴却反应迟缓,两岁了还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小琴患有先天残疾,医院确诊为脑瘫。夫妻俩不甘心,带着小琴四处求医,连民间的医术都用上了,也不见病情好转。家里的积蓄也被一点点掏空,亲戚、邻居劝夫妻俩放弃,可夫妻俩实在狠不下心。“小琴的亲生父母抛弃了她,又患有脑瘫,如果我再抛弃她,那就等于把她往死路上送。”夫妻俩决定照顾小琴一辈子,丈夫张其林负责挣钱,辜花群负责小琴穿衣、洗脸,喂饭,端屎倒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也许是他们的善举感动了上天,2003年,小琴4岁那年,张其林又捡回一个女弃婴,这个小女孩乖巧可爱,身体健康,她的到来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那些年屠宰生意越来越难做,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为了一家人的生计,2005年,张其林决定外出务工,辜花群负责照顾两个女儿。张其林年龄大又没手艺,只能做一些打杂的活,一个月能挣一千元。辜花群接过亲戚家的田地加上自己家的两亩共5亩多田地种上了玉米、小麦、水稻。每个月,辜花群和张小琴有低保和残疾人补贴,一家人勉强能生活。
“她自身有残疾,走路一瘸一拐,有时看到她抱一个,背一个,还要去做饭、洗衣,操持家务,简直太苦了。”邻居陈广蓉告诉记者,那几年,她只要空了都会来帮辜花群照看小孩,不少领居主动给辜花群家送衣服、送菜。
由于太过劳累,辜花群患上了风湿病,行走越来越困难。丈夫张其林只好回到家,一边打打零工,一边照顾老婆和孩子。2014年,辜花群的家庭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女儿上学不用花钱,还得到残联、妇联、镇干部、社区干部、志愿者们等的关心和帮助;2020年,辜花群家又纳入特困户,丈夫张其林被安排做社区保洁员,加起来每个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平日里,辜花群和张其林勤劳节俭、热心助人、团结邻里,家里的蔬菜、水果成熟了,送给邻居品尝,邻居杀猪过年,张其林主动帮忙,邻里关系十分融洽。
如今,辜花群只能靠拐棍走路,丈夫张其林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张其林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好后便拿着扫帚和撮箕,清理村道和两边的垃圾,冲洗路面。8点回家给大女儿穿衣洗脸,再抱起来固定在轮椅上,准备一家人早饭的同时喂鸭子、喂猪、洗衣服。吃完早饭后,到田地里干农活,中午又回家准备午餐。下午睡会儿又继续做农活,推着大女儿出门走走,又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晚餐。22年来,一家人相依为命,却从未一同出门游玩,这是夫妻俩不敢奢望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自身都有残疾的辜花群和丈夫要去收养两个孩子,认为这样做太不可思议了,辜花群的回答只有一句“这是命中注定的”。在她看来,自己遇到了就要好好去做,所以他们坚持着,从未抱怨。
人们常说,做好人难,做一辈子好人更难,辜花群和丈夫却做到了,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两个与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孩子,他们是了不起的父母。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