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农业现代化 展开别样春耕图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3-02 10:31:19      

责任编辑:陈敏


  眉山网记者 林茂春 文/图

res22_attpic_brief_副本.jpg

  农场工人正在进行有机肥灌溉。

  “种子发给大家后要好好保存,防止老鼠,不然会影响以后的发芽率。”人勤春来早,农民备耕忙。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八,一大早,位于丹棱县仁美镇小桥村的丹棱县科学粮油专业合作社便热闹不已,社员们陆陆续续前来领取水稻种子,准备培育秧苗。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一边发放水稻种子,一边细心叮嘱。

  为了进一步指导大家科学种植,当天,丹棱县农业局的农技人员还专门来到现场授课。社员们纷纷感慨:“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这两年我们的水稻种植技术显著提高,产量和收益也跟着有了很大提升。”

  合作社内忙着发种子、讲技术,合作社外,兴农家庭农场内,田间整理和有机肥灌溉也在有序进行中。

  农场一边,不少工人正忙着收割冬季芥菜,一株株绿油油的芥菜被迅速收割装袋。“预计十天之内就能收割完成。”农场主黎可学介绍,不同于传统的一年种三季作物,他坚持只种两季,冬季收割后,他就会将农场内的287亩土地全部灌溉一次有机肥,然后休养生息两个多月,再开始插秧。“这样土地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有机肥养料,栽种出来的水稻品质更高。”黎可学说,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用农家肥灌溉,全生物防治,这是农场的经营理念。

  农场另一边,已收割完的田地内正在同步进行春耕前的农家肥灌溉。宽广的田地里,只有几个工人在移动灌溉管道,转运浇灌都由抽粪车代劳,省时又省力,高效又环保。“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种的庄稼越来越成片成规模,但使用的人力却越来越少。”一名工人介绍说。

  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景相比,如今的农耕更讲究科学耕作,注重发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机械的作用,处处体现出现代化的气息。据了解,目前,丹棱县像兴农家庭农场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有200多家,包括水果、桑蚕等产业。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讲究供给的质量效益,打好科技牌,瞄好市场靶,丹棱县一幅别样的现代化春耕图正在呈现。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