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女孩为病所困 八方关爱重获新生
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治病救人又捐款
眉山网记者 梁昊 文/图

病榻上的刘艳萍仍然坚强乐观。
1月8日,新的一年刚刚开头,东坡区思蒙镇新堰村5组的刘艳萍却只能躺在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的病床上度日。2014年,弟弟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命垂危,刘艳萍为弟弟提供了干细胞用于移植;2015年11月,奶奶被查出患有心肌梗塞,急需介入治疗;就在奶奶住院期间,22岁的刘艳萍又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不幸一次次降临到这个家庭,一家人只能咬紧牙关,互相扶持,期盼新生。
人间有真情。刘艳萍一家的不幸遭遇得到了来自八方的关爱,镇、村、组为其捐款4000多元,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减免了其6万多元的全部医疗费用,全体医护人员自发为其捐款,许多爱心人士也纷纷为其提供帮助。目前,刘艳萍成功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休息一个礼拜后就能出院。
祸不单行 五口之家有三人患重病
2013年10月,刘艳萍的弟弟刘勇平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家人原本美满的生活就此被打破。救治弟弟的手术费用和后期治疗费用加起来超过100万元,这对于一个仅靠务农和打零工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2014年4月,在华西分院的手术室内,刘艳萍为弟弟提供了干细胞用于移植,年轻的生命得以延续。在刘勇平的术后恢复期间,刘艳萍和母亲张华丽为寻找刘勇平的血小板血源,一次又一次地来往于医院和血站之间。刘艳萍说,“只要弟弟能治好,我累点没关系。”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11月,刘艳萍的奶奶李淑华被查出患有心肌梗塞,急需介入治疗。这对刚刚举债治病后的一家人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然而就在奶奶住院期间,刘艳萍时常喘不过气,频频感觉身体不适。“走路很累,一点体力活都不能干。晚上睡觉无法平躺,必须要坐着或者站着,才能喘气。”刘艳萍说,“有时晚上睡觉时呼吸急促,爸爸不得不半夜送我到医院吸氧。”
刘艳萍的症状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医生告诉刘艳萍,她的病情不允许拖沓,必须尽快医治,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满怀希望 一家人相互扶持向前
又是一笔近10万元的手术费用,为了医治刘勇平的病,父亲刘建军向亲朋好友借了个遍,家里已经有80万元的欠款了,如今还能到哪里去凑?
懂事的刘艳萍想把治病的机会留给弟弟和奶奶。“我的病还能拖,可以再等等,毕竟弟弟现在还在吃自费药,奶奶也要吃好多药。我自己看能拖到哪个时候动手术再说嘛。”刘艳萍说。
74岁的奶奶也想把治病的机会留给孙辈。看着家里人互相谦让,这让刘建军夫妇心里更加难受。“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妈生病了没钱治,娃儿生病了也没钱治。”谈到家里状况,刘建军连连叹气,“妻子要分时间照顾3个病人,现在只能靠我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儿子手术后,每天的药费都在300元以上,靠我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支付女儿治疗的全部费用。”
刘建军说,自从亲人们相继生病,他就整夜睡不好觉。“现在只剩我和妻子两个‘好人’了,我们一定要咬牙撑起这个家,让家庭恢复往日的温馨。”
手术成功 收获八方关爱
“镇政府、村、组给我们捐赠了4000多元,我们还受到了一些陌生人的帮助,不过这些钱目前来看仍是杯水车薪。”刘建军说,“幸好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为我女儿减免了6万多元的全部医疗费用,全体医护人员还自发为我们捐款,让我们十分感动。”
1月8日,刘艳萍在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由该院心脏外科教授祝恒山医生主刀。“正常人的二尖瓣瓣口面积为4-6cm2,而刘艳萍的二尖瓣瓣口面积为0.4cm2,如果不及时做手术,她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祝恒山说。
当日下午5点过,刘艳萍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心脏跳动和各项生命体征均十分正常。手术结束后10多个小时,刘艳萍已经拔除气管插管,可以正常喝水、进食了。祝恒山介绍说,刘艳萍的手术很成功,休息一个礼拜后就能出院。
1月9日上午10点半,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的门诊大厅排起了为刘艳萍捐款的长队。当日,该院职工为刘艳萍募捐善款7727.2元,而该医院为刘艳萍发起的爱心募捐活动还将持续到1月11日。
人间有真情,大爱也无疆。为刘艳萍捐款的神经内科护士易晓容说,“刘艳萍是我们医院的患者,对于她的情况我们大家都比较了解。全院医护人员为她捐款,尽绵薄之力,希望她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