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2-02 02:07:19
责任编辑:
过年你会回家陪父母吗?
眉山高校学生自创温情短片引网友共鸣
眉山网记者 张斯炜 文/图
近日,一则题为“你还能陪伴父母多少天”的微视频在眉山本地微博热传,记者了解到,这则微视频的作者,来自眉山某高校的一个学生社团。
亲情短片 感动眉山网友
近日,一则题为“你还能陪伴父母多少天”的微视频出现在互联网,不同于一般微视趣味恶搞、描述爱情,这则视频选择了叙述亲情,将老生常谈的话题“你还能陪伴父母多少天”以访谈的形式展开,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2015年11月,该社团邀请了20位高校学子参与亲情测试,从“在大学,你多久回一次家”,“你和多少人说过我爱你”,“有没有和父母说过我爱你”,“父亲节和母亲节分别是哪一天”,问起,在通过亲情公式计算出自己还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后,许多受访者开始抽泣。
“直到今天我看到这个数字之后,才知道能陪你们一起的时间不多了……”受访者张佳尧来自深圳,在眉山上大学,算出自己还能陪伴父母1600天以后,他非常感概。
视频在网上发布后,点击量迅速破万,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评论。“爸妈你们辛苦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爱你们!”、“一部让你感动到落泪的短片!!家,父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一通电话,心就近了”。不少网友也对生产出这个视频的团队产生了兴趣,于是记者联系到了视频主创团队——来自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学生社团“橙子计划”。
“橙子计划”团队成员。
短片背后 年轻“橙子计划”
橙子计划?这是个啥?卖橙子的?可以吃的?这大概是许多人接触“橙子计划”这个名称后的第一印象。
“橙子,代表的是年轻、阳光和活力。”谈及为何以“橙子”命名社团,社团拓展总监康明莘告诉记者。近日,记者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见到了这一群“橙子”。“橙子计划”负责人杜明洪表示,他们的社团创立于2015年10月,是由一群来自学校艺术学院的大一新生组建。社团的主要工作是拍微电影、网剧和综艺节目,最终建立起高校里学生自己的“媒体中心”。 《你还能陪伴父母多少天》是社团的第一部视频。
拍摄微电影力求认真专业。
网上最近流行起这样一种“亲情公式”:你每年回家的天数乘以(85岁-父母年龄)=你陪父母度过的仅有天数。“通过这个公式的计算,许多同学发现自己能陪父母的时间不过只有几年,感触很深。”杜明洪说,于是“橙子计划”策划拍摄了这样一个短片,呼吁大家多体谅关心父母,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
再有几天,又到过年时。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儿女的牵挂;家,有父母的期盼。今年,在外漂泊的你回家了吗?你知道自己还能陪父母多少天吗?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是那一句老话,常回家看看。
拍摄微电影力求认真专业。
橙子计划亲情测试片《你还能陪伴父母多少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