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
眉山网记者 黄馨月 文/图
自从微信推出了红包功能之后,到哪儿都能看到有人在发红包抢红包。本来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没事就在群里发个一块两块的红包娱乐一下,制造热闹的气氛,然而,微信红包从主动发送变成“讨要”时,不少市民纷纷感叹原本的娱乐已经“变味”。
索要红包理由多多
“最近总是收到一些要红包的信息,我也是‘醉’了……”近日,市民常想向记者抱怨,有些微信好友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索要红包,让他很是头疼。
在常想向记者展示的微信信息里,各种各样的讨红包理由让人哭笑不得:“天冷了,想买件衣服御寒,发个红包资助一下吧!”“网友1元,朋友6.66元,知己8.88元……看你想当我什么,见证我们感情的时候到了!”这些信息索要的红包金额并不是很大,最少的几角钱,最贵的也不超过100元钱。尽管如此,常想还是非常反感。“逢年过节大家互相发红包就是图个开心,活跃活跃气氛,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自愿。”常想说,“这种上来就要红包的行为,一次倒无所谓,可接二连三就让人很反感。”
上班族李星告诉记者,类似红包接龙的游戏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展开,大家乐此不疲,抢红包也会成为被索要红包的理由。“微信群里的红包我不敢抢了,一旦抢到相对大的金额,大家就会催我发个大额红包,要是不发就会被大伙的唾沫星子淹死。”李星说,而且,每月发了工资或奖金,朋友也会怂恿他发个红包意思意思。
“讨要”红包是乐是忧?
面对朋友圈中的好友索要红包的行为,市民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
“发不发都是自愿,当成一种娱乐就好了。”宋烨说,他也遇到过好友要红包,自己发了红包之后,好友还加了几元又发回来,他认为只是好友之间的一种玩笑,不用太过苛责。对于“讨要”红包,宋烨表示,这种红包只能在熟悉的人之间发送,也只是象征性地发些钱。
“有些讨要红包的信息里会出现一些警示、暗示的语句,比如说‘我在试人气’、‘是好友就发红包’等。不给吧,面子过不去;给吧,心里又不舒服。”吴慧表示,发红包应该是自愿,如果采取一些不礼貌的方式“讨要”红包,甚至把它当成一种敛财的手段,就让人十分反感。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的市民对“讨要”红包的行为表示反感。他们认为,像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软件,本应是供人们娱乐交流的平台,却变为“讨要”红包的工具,甚至让好友以关系亲疏来定红包金额,扭曲了其原本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