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黄海波 文/图

一位家长正在给孩子选购童装。
童装质量安全将有新的标准保障。据了解,从2016年6月1日起,针对童装的强制性标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据了解,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童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童装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规范。
【新规】
童装要标明安全类别
据了解,新规根据年龄,将童装分为婴幼儿纺织产品(年龄在36个月以下)和儿童纺织产品(年龄在3岁以上14岁以下)。
从安全技术类别来看,标准将童装安全技术分为A、B、C类,A类最佳、B类次之,C类是基本要求。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今后,所有童装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安全类别,婴幼儿纺织产品还应加注“婴幼儿用品”。
此外,该标准在原有纺织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各项安全要求。在化学安全要求方面,标准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童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作出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标准对纺织附件也作出了规定,要求附件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力,且不应存在锐利尖端和边缘。另外,该标准还增加了燃烧性能要求。
据了解,该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标准给出了两年的实施过渡期。在过渡期内,2016年6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允许在市场上继续销售。2018年6月1日起,市场上所有相关产品都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
【调查】
商家市民不知何为“ABC”
在眉山城区大北街的一家童装店,记者看到售有0—13岁的婴幼儿童装,价位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记者仔细查看部分童装发现,并未发现安全类别。当记者问起为何没有标注安全类别时,店员一脸茫然,表示并不知道新规,而且也从来没有顾客问起过。
在府街一品牌童装店,店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店里销售的品牌童装,全都按照新规标明了A、B、C安全技术类别。记者观察到,安全技术类别就标注在吊牌上,比较醒目。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发现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新规,更不了解新规。“A类、B类、C类?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用呢?”在一家母婴店选购婴儿用品的市民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宝宝9个月,给宝宝买衣服时也更注重款式。关于童装的质量安全,林女士说自己肯定要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提醒】
购买童装谨记“简”字诀
购买童装一定要到信誉度高、正规的专卖店或是商场购买,一般商品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售后制度也比较健全。
消协工作人员提醒家长,购买童装时,还一定要查看商品及其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注,是否标明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产品型号、采用原料纤维含量、洗涤方法、产品标准编号、安全类别以及产品质量等级等信息,是否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同时还要检查童装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或异味,新购买的贴身衣物最好先洗后再穿。
此外,若消费者在购买童装遇到消费纠纷时,要保存证据,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向相关部门投诉,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