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老人自学推广空竹 收获欢乐与友情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3-02 10:21:27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肖倩 文/图
 

王元成表演空竹绕腰动作。
 
2月28日下午,在仁寿县龙正镇的一处大院内,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手持两根木杆,中间连接着一条线,线上的空竹随着老人手上的动作不断翻飞变化,忽而急冲上天,忽而上下跳跃,忽而绕着老人左右急速摆动……
 
老人名叫王元成,今年72岁,是市老体协空竹队教练、仁寿县龙正镇老体协空竹队教练。他自学空竹、教授空竹,以空竹为乐、与空竹为友,让自己的退休生活焕发出别样光彩。
 
心生羡慕 克服困难掌握技术
 
2011年,王元成前往深圳,帮助儿子、儿媳看孩子。那时,王元成除了带孙女,便没有别的事情,加上当地没什么亲朋好友,让他倍感寂寞。
 
“那里的小区空地、周边广场和公园都有许多玩空竹的老人。”王元成说,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结识了一位空竹高手,并在其帮助下开始学习玩空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元成边向其他老人请教边自己静下心来琢磨研究,花费了近半年时间,才掌握了抖空竹的基本技巧。
 
2012年,王元成回到眉山,除了自己的洗漱用品和儿子给家人买的深圳特产,他的行李中还带着他热爱的空竹。回家后,他常常到眉山城区雕像广场抖空竹。“那时候,眉山基本没什么人玩这个,我自己玩没什么意思。”王元成说。
 
除了没人陪玩的寂寞,王元成还有更大的苦恼,“抖空竹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新技巧的运动,仅我知道的技巧动作就多达上百种。”如何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挑战更高难度的动作?王元成开始尝试着借助网络,找一些教学视频专研琢磨。
 
决心推广 教授空竹收获友情
 
除了在家专研教学视频,王元成开始更加频繁地到雕像广场抖空竹,加紧练习。他娴熟的技巧和矫健的身姿吸引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注意,好几个人向他表达了希望学习的愿望。
 
从深圳回来的时候,王元成怕在眉山购买不便,额外带了好几个空竹回来。他将这些空竹分发给他们,带着他们从基本动作练起。
 
为了将技巧更加精准地传达给大家,王元成在教学方法上下了一番功夫。他摸索出一套三合一的教学方法,即将语言指导、现场操作和教学视频结合起来,让学员全方位地领会动作技巧。罗永树、蒋国清和朱杨德是王元成的第一批学员,他们现在仍然和王元成在一起玩空竹和推广空竹。
 
原来,王元成在教第一批学员时,发现还有许多老人想学,于是,他开始教更多的人抖空竹,并下决心将空竹运动推广开来。“我教会两个人,然后他们就可以跟我一起教别人,大家都可以加入这项趣味运动。”王元成说,“在和大家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收获了满满的友情。”
 
不满现状 不断开发新花样
 
“抖空竹不仅让寂寞的退休生活变得有趣,对我们的身体更是大大有益。”朱杨德表示。朱杨德退休前是机械厂的工程师,退休后他曾沉迷于打麻将,不久后,颈椎病和肩周炎找上了他,给他带来了不少痛苦。与王元成一起抖空竹半年后,朱杨德的肩颈问题渐渐好了,这让他决心一直将空竹玩下去。
 
如今,王元成将一起抖空竹的老人组织起来,形成一支队伍,参与眉山市和仁寿县的相关文艺表演和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4年,在仁寿县城乡文艺汇演中,获得二等奖;2015年,在仁寿县全民舞蹈大赛中突出重围进入决赛……
 
虽然已有不少的成绩,但王元成和他的伙伴们并不懈怠,仍然定期相聚,苦练空竹技艺。王元成更是不断挑战高难度的动作。他将空竹转起来后,用一支钓鱼竿将它顶起来,并不断伸长钓鱼竿,最高可将钓鱼竿伸长到4.5米,这是他练习了7个月的成果。“我以空竹会友,以空竹为乐,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多姿多彩起来。”王元成笑着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