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农民工返乡创业 带动村民种茶致富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3-11 10:38:56      

责任编辑:


 
付志洪向顾客介绍家乡的有机茶。
 
央视记者采访付志洪。
 
徐欣怡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文/图
 
“茶叶的行情越来越好,村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近日,记者来到洪雅县中山乡前锋村,正在茶树间忙碌的47岁村民何伯军开心地说。据悉,这些年,在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付志洪的带动下,该村通过种植茶叶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
 
12年前,在外打工致富的付志洪选择了回家乡创业,如今,39岁的他是全国第九届、十届“创业之星”,他除了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还是当地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总,通过搞有机茶园、发展乡村旅游,让当地的村民都跟着挣钱致富,
 
五年磨砺
 
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付志洪是洪雅县中山乡人,15岁那年,父亲去世,刚初中毕业他就外出务工。在洪雅县城,他从泥水工做起,在一次施工中,他不慎从高处坠落,致使锁骨、颈椎、手指等多处骨折,落下了4级肢残。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放弃创业。
 
1998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付志洪来到雅安石棉县从事刷涂料的工作,其经手的工程曾在当地被评为样板工程。“来找我的人自然就多了,生意慢慢越做越大。” “保质、保量、诚信”三大法宝,使付志洪的建筑公司在圈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效益,20岁出头,他就开始当起了包工头,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反哺家乡
 
带动村民种茶致富
 
“在外虽然光鲜亮丽,但终究只是一个打工仔,我希望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带动更多人致富上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经过多番考察,付志洪发现洪雅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种植,但缺乏龙头企业,导致洪雅茶叶缺少知名品牌,销售大部分处于卖鲜叶的初级阶段,茶农收入低。
 
中山乡原党委副书记曾建清回忆,过去村民都是“提着兜兜卖鲜叶”,挣的钱只比种水稻多一点点,“2004年,前锋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4000元,属于乡里中等水平。”此时,中山乡有关负责人找到付志洪,希望他为家乡的茶产业发展出力献策。从来没有从事过茶叶加工的付志洪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家里人也不同意,“好好搞工程,效益也好,为什么要去做茶叶?”
 
“我现在有钱了,能不能帮一下家乡人,后来就想试试。”说干就干,付志洪用积累的上千万元资金在村里成立了茶业公司,并带动了不少村民通过种茶致富。
 
独具远见
 
实施“茶旅融合”发展
 
“发展茶产业,要敢于闯出新路,以质量取胜。”为此,付志洪从建高标准基地抓起,大力发展有机茶园。目前,他公司建立的7000多亩茶叶基地中,有3000亩分别通过了中国、欧盟、日本、美国的有机认证,不少村民在他的带领下靠发展有机茶致富。
 
50来岁的村民詹木举虽然有10亩地,但收入甚微。通过发展有机茶,詹木举靠这10亩地,获得了每年6000多元的流转收入,全家3口人在企业打工也有不错的收入。“像詹木举这样的贫困户,去年还有61户,现在只剩不到30户了。”付志洪说,“发展有机茶基地,只是一个示范,未来村民们就可以依葫芦画瓢,自己经营,实现致富。”
 
2013年,付志洪在高票当选前锋村党支部书记后,把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采取“村委+公司+协会+农合+旅游”五位联动的模式,现已初步形成观光区、文化教育区、体验区、游钓区等主要区域,吸引了一大批外出人员回乡就业和创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