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致富路越走越宽
——东坡区尚义镇熊公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小记

修建致富路和沟渠。
杨健淋 眉山网记者 刘娟 文/图
3月29日一大早,东坡区尚义镇熊公村干净整洁的田间便道上已活跃着不少晨练的村民。自熊公村启动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后,村里5000多米道路、15000多米沟渠得到了彻底改造,全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变样。如今,村民放下农事亲近自然的机会增多了,早晚沿着农业生产便道散步锻炼,己成当地不少村民每日的“必修课”。
变化归于实干。熊公村项目建设之所以推进这么快,干群齐心、真抓实干是关键。
干群齐心
项目建设又好又快
2015年,熊公村1500多亩农田被列入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范围,涉及5000多米农业生产便道和15000多米沟渠的改造。这对熊公村来说是件大喜事。可项目落地后,实施起来却颇考“手艺”。
“难就难在土地的协调整理。”村支书戢美中一语道破问题症结。
按照规划,很多改造的道路和沟渠要经过村民的果林、竹林……“这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尤其是迁坟,如果处理不当,老百姓肯定有怨言。”该怎么办?接过任务,熊公村“两委”一班人陷入沉思。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沉下去,实实在在干事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戢美中坚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成为熊公村“两委”所有干部的共识。
2015年10月,熊公村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工作原则,戢美中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笔一笔地跟群众算经济账,讲明项目实施带来的好处。起初,效果不太好,村“两委”班子想出开“坝坝会”的方法,把村民集中在一起分组开“坝坝会”,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民意通了,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熊公村2组村民熊进忠是一位蔬菜种植大户,听说村里修路要占用自家的耕地,他二话没说,表示十分理解和支持;村民赵富国家的一块方田,为了让位于规划硬是被划成了三块不规则的小田,可想到高标准粮田项目建成后对全村的好处,他一句牢骚话也没有……“正是因为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所以才会这么顺利。”戢美中说,整个项目前期的坟地迁移、青苗补偿等工作全部在一周内完成,这个速度让很多人感到吃惊。
截至目前,熊公村高标准粮田项目的所有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4月全部完工。“现在已有不少业主想到我们这里流转土地,项目建成后,熊公的区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未来我们会迎来更多的机会。”谈到熊公村的明天,戢美中充满信心。
科学规划
“一轴两业”初具雏形
“我们打算以秦家河联网致富路为轴,在保持原有产业不变的情况下,以北的方向发展蔬菜,以南的方向种植优质水稻。”3月29日,在熊公村“两委”办公室,戢美中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张熊公村地形图说。戢美中和村干部反复研究过多次,并在村民大会上广泛征求过村民的意见,在图上密密麻麻的作了标注,已经想好的相应产业发展区域,都被画圈并注明了相关产业的名字。
去年10月,在启动高标准粮田项目建设的同时,尚义镇还启动了另一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即秦家河联网致富路项目,其中,熊公村段涉及2.6公里,此路辐射周边5个村,是一条连接内外的重要交通贸易通道。“致富先修路,路通了,就要好好思考产业规划。”戢美中说,村“两委”着眼长远,对全村的产业结构作了一次大胆的规划和调整,提出以秦家河联网致富路为轴,将熊公村一分为二,分片发展特色产业。这一提议得到尚义镇党委、政府的认可,目前已列入该镇“十三五”规划,正在抓紧实施中。
据了解,熊公村现有的水产、畜牧、蔺草、水稻、蔬菜等产业多呈零星分布状,规模不够,集群发展效应差。统一规划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之前的不足。
如今,长2600米、宽10米的秦家河联网致富路熊公村段已经打通。曾经困扰村民出行难、运输难、卖菜难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等村里的规划全部整巴适以后,我们的日子就更好过喽!”一名熊姓村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