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大文豪苏东坡把竹推到超凡脱俗的高度。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市民对文化休闲生活的诉求也在上升,如今东坡故里又添一新景。上个月,市委、市政府“绿海明珠”和“百园之市”的重点工程,以展示“东坡竹韵”为主题的竹文化城市公园——东坡竹园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眉山中心城区首个也是当前唯一以竹类、竹文化为主,集科普、教育、竹博览为一体的开放性景观。
记者体验
东坡竹园是以“东坡竹韵”为主题,水、山地为景观基础骨架,竹为主,乔、灌、草合理搭配的城市休闲文化公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采用蜀派园林的造园形式,注重叠山、理水、建筑、植物等园林要素,呈现“傲、雅、亮、趣”四种竹韵景观。
近日,记者走进东坡竹园体验游览了一番。竹园正大门气势磅礴,大门左侧巨石上“东坡竹园”四个字苍劲有力,大门外的地面是巨型的竹雕,石板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竹叶。大门中间是“竹文化透背景照壁水景”,屏风、格窗、喷泉、堆石,再配以咏竹诗词点缀,这一主题小品可谓竹园文化“点睛一笔”。
竹园里的“竹文化景墙”也十分引人注目,白色的弧形长廊下以长方形门状隔空隔断,上以白色横条联通,长廊两头是石头刻的竹画,隔断之间挂着古代文人经典的咏竹诗句。走在长廊上,一边从隔空处看着神采各异的竹子,一边读着古诗古词,别有一番感觉。
曲折的石头小路延伸,一路前行,竹园的正中是长约200米的“仿竹长廊”,竹制扶手配着旋转木梯,仿竹长桥配以瀑布绿水,石头假山配合流水,让这一景显得古老又唯美,走在桥上,放眼望去,成片的绿色中点缀着几抹亮红,竹园就像一幅水墨丹青。
竹园里还有一处特别的石头布景,走过几十米的石头阶梯,在几十平方米的石头广场上仅有一个不规则的石头,石头上书“胸有成竹”,周围高竹围绕,安静不受打扰。
仔细看,路旁边耸立着各种各样的竹子,有圆圆的牛儿竹、长长的黄毛竹、细细的橄榄竹,与东坡诗词中描写的竹与桃花、竹与芭蕉、竹与梧桐相辉映,重现东坡诗词中的意境。游走在花草树竹之间,时而有古筝音乐传入耳畔;竹园的四周奇形怪状的石头随处可见,石头上雕刻着苏东坡的咏竹诗句,游客在欣赏美景之时,还能领略文化魅力。
亮点推荐
120多类竹
竹园采用120种以上竹类进行打造,以本地竹类为造园主要材料,并配以眉山地区不常见的竹类形成景点。挖掘东坡诗文中竹与桃花、竹与芭蕉、竹与梧桐等的搭配,重现东坡诗词中的意境,融入东坡竹文化,打造相应的竹元素节点,打造“一山,二湖”。竹园周围以筑山形式环绕,在竹园中间形成了两个主题水景,小品以竹与石的结合为主,在园内布置了十余处竹石小品。
竹文化墙
白色的弧形长廊下以长方形门状隔空隔断,上以白色横条联通,长廊两头是石头刻的竹画,隔断之间挂着古代文人经典的咏竹诗句。走在长廊上,一边从隔空处看着文采各异的竹子,一边读着古诗古词,真是一大美事。竹园里还有一处特别的石头布景,周围高竹围绕,安静不受打扰,确实是个思考人生,鼓励自己前进的好地方。
仿竹长廊
竹园的正中是长约200米的“仿竹长廊”,这也是竹园的重头戏,竹制扶手配着旋转木梯,石头假山配合流水,让这一景显得古老又唯美,走在桥上,放眼眺望,吹着徐徐清风,感受竹文化带来的熏陶。
小贴士
东坡竹园位于岷江二桥西桥头、启明星花园东侧、紧临滨江大道。市民可以乘坐3路、7路、15路公交车,启明星花园站下车,步行百米即可到达。
竹园采用蜀派园林的造园形式,注重叠山、理水、建筑、植物等园林要素,园内山水融会贯通,市民在参观时,不要下水嬉戏,同时,不要将垃圾抛入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