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讯(冯兴美 记者 汪开成)继3月22日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动员会,与相关部门、单位签定责任书后,4月6日,彭山区再次召开全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对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乡镇、部门、园区主动作为创一流,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抓早、抓好、抓实,切实做到认识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齐心协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
为确保全域“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彭山区标本兼治、堵疏结合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一方面,重点调整高速公路沿线和机场周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秸秆产生量。全区去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2.5万亩,至少减少秸秆5000吨以上。另一方面,对尚有12万亩小春、可产生2.5万吨左右的秸秆,该区则强化措施禁烧:成立区长任组长的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四包”工作机制——区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田块;落实经费保障——拨出禁烧专项工作经费到每个乡镇、部门的同时,对“收割、储存、转运、利用”不同节点给予相应资金补贴,保障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落实多渠道宣传——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短信、LED显示屏、标语横幅、禁烧告知书、通告、宣传车等多形式宣传秸秆禁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等,做到家喻户晓;落实巡查执法、督查问责——采取“晚上查禁烧、白天查黑斑”、“5+2”方式,全天候加密巡查和督查,特别严查重处“第一把火”,做到当天派出所训戒到位、依法查处到位、媒体曝光警示到位、问责处罚到位。
同时,力求为秸秆寻找综合利用的出路。凤鸣镇引进业主,粉碎过程中烘干秸秆,送成都温江一公司作生物质烧料发电。预计每天能处理10多吨秸秆,可基本解决凤鸣、义和、谢家3个乡镇的秸秆。观音镇也引进业主,利用机械打捆秸秆送别处综合利用。黄丰镇、锦江乡则收储秸秆,用作牲畜饲料。其他丘区乡镇则采取腐熟还田等办法“消化”秸秆。由此,全区80%以上的秸秆可以得到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