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眉山儿科医生:守护孩子们的“大阳小杨”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4-28 09:52:50      

责任编辑:



【编者按】儿科,又被称作哑科,因为患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病情,需要儿科医生具有极度的耐心和细心。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儿科医生荒”进入到人们的视野。眉山网曾以《眉山儿科医生的日与夜》为题报道过眉山两名儿科医生的工作情况,引起了诸多关注。为适应网民需求,加深全社会对儿科医生这一岗位的了解,眉山网特推出“眉山优秀儿科医生”系列报道。

守护孩子们的大阳小杨医生

——眉山优秀儿科医生系列报道之一


 
眉山网记者 张斯炜 文/图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2.2亿儿童仅有6.2万个儿科医生,即1万个儿童只有不到3名医生,是欧美国家的1/5~1/10。眉山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压力大、强度高、收入低……有关儿科医生的形容词一般都是这样,即使辛苦,仍有不少的儿科医生选择了坚守岗位。市人民医院儿科的阳梅与杨学琴医生,被称作“大阳小杨医生”,受到患者家属与同事的称赞。

“大阳”医生:为了那一份成就感选择坚守

“阳医生,请帮我看看孩子,手上起了红斑。”年轻的父母带着小女孩急匆匆来到了阳梅面前。阳梅查看患儿口腔,拿起听诊器,仔细诊断。

“什么时候发现的病情?吃过哪些药?”在行动的过程中,阳梅不时询问家长。确诊孩子是被传染。询问了平时的用药情况后,她迅速开好药单,并对家长嘱咐每种药的使用方法。最后,她还记录下了家长的联系电话,“这样有什么问题都好及时通过电话沟通。”

一名患儿还没有看完,旁边又排起了三四名患儿在等待就诊,每个前来就诊的孩子都被两三个家属带着,十多个人在医生办公室里,更加显得拥挤。

阳梅从事儿科医生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谈及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她坦言压力大、待遇低,没有吸引力,这些都是出现儿科医生荒的原因。她不少同期毕业的同学,因为儿科的辛苦,都陆续离开,转到了其他专业。“不少人说费力不讨好,职业吸引力差,在综合性医院,儿科也变成了‘小儿科’。”

阳梅表示,自己选择坚守儿科岗位,是为了获得那份成就感。“每当看到自己诊治的娃娃康复的时候,获得的成就感是最大的,觉得期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阳梅为患儿诊断。
 

“小杨”医生: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儿科医生

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6点是正常上班的时间,一旦在接近下班时间遇到患儿就诊,那就加班。值守夜班基本睡不了觉,住院的孩子们半夜经常会惊醒,需要逐一问诊,安抚孩子们睡去,“一夜下来,只能睡几十分钟”。

“我们工作强度很大,没有午休。为了节约上厕所的时间,有时候选择不喝水。”“小杨”医生杨学琴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上白班一天需要诊治30多个病人,上夜班需要诊治80多个病人,这样的工作确实很辛苦。

杨学琴才到儿科医生岗位不到一年,这在当下儿科医生短缺的时候显得更加不一样。“当儿科医生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杨学琴告诉记者,因为非常喜欢家里的侄儿,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就选择了报考儿科专业,如今更是从事到儿科专业。

“看到孩子们被自己医治痊愈,家长们露出喜悦表情,我会非常的欣慰。”杨学琴表示,尽管因为喜欢这个行业才入行,但是在近一年的实际工作中,有时候还是会被强大的工作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她表示,儿科工作虽辛苦,好在还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在闲下来几分钟,简单与记者聊了几句后,杨学琴又开始在电脑上飞速打字,填写病历。
 


杨学琴为患儿诊断病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