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三地”的丹棱样本
——丹棱县实施“文化名县”战略 实现小县文化大发展
通讯员 杨瑶 眉山网记者 肖倩
“红墙碧瓦,雕梁画栋,流光溢彩,正殿门楣上黄庭坚手写的‘大雅堂’门匾,遒劲潇洒,大气磅礴,随手一拍都是一张张文化底蕴深厚的美照。”5月30日,成都游客杨朝玉一家一边游览丹棱“大雅堂”,一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晒图。同时,在丹棱县杨场镇狮子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上,刚劲有力的拉丁舞姿伴随着音乐舞动,26名村里的年轻人自发请来专业老师教跳拉丁舞、交谊舞。
近年来,丹棱县积极响应市委“文化立市”口号,强力推进“文化名县”战略,打造大雅文化之乡。纪念性重建千年大雅堂,广泛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人民群众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同推进,获得感大大提升。今年4月,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一行参观完大雅堂和作平文化大院后,用“三天三地”形象地概括了丹棱县实施“文化名县”战略取得的成效。
文化建设“顶天立地”
“从成都出发一路高速,直接导航到大雅堂,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大雅广场。”丹棱人黄成刚邀请他在成都的同事们周末同登大雅之堂,“现在介绍起家乡觉得特有面子,不仅有看头还有“吃头”,登完大雅堂,大雅新城云集丹棱各色美食,饭后还能看电影、唱歌休闲娱乐,特别方便!”大雅堂成了丹棱的新地标、新名片。
同时,大雅新城更成了丹棱人民活动的新中心。商务接待有四星级酒店,居家生活有大型超市,锻炼身体有场所、设施,休闲娱乐有电影院、KTV……一座集文化、旅游、商贸、住宿、休闲于一体的大雅商贸城不仅散发着文气,更聚集人气。
为何大雅堂、大雅新城具有如此魅力能吸引八方来客?丹棱县邀请国内一流规划团队浙江大学编制《中国大雅家园总体建设规划》,大气魄、大手笔规划建设大雅文化核心区,纪念性恢复重建千年大雅堂,其中大雅堂雕塑设计制作由国内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教授亲自担纲制作,书法作品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100位著名书法家精心创作。丹棱县将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文化“巧实力”,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
“大雅文化是名县之魂。”丹棱县委书记钟维钦认为,市委、市政府的“文化立市”战略让丹棱立足自身优势,弥补发展短板,找准发展着力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丹棱县以“政和、业兴、文昌、景美、民乐”为总体目标,以打造中国大雅家园为统揽,通过重建大雅堂,复兴悠久灿烂历史文化,使建设“五个丹棱”的“文化名县”之路蹄急而步稳。
群众文化活动“铺天盖地”
“大雅人民雄得起,扶贫攻坚干到底;小康社会全建成,深化改革一定能。”5月20日,丹棱县丹棱镇桂花村的作平文化大院和双桥镇团林村联谊,通过脍炙人口的快板表达群众集体“脱贫奔康”的愉悦心情。
在丹棱县,像这样“农味”重、“乡气”浓的文艺联谊、歌舞比赛、农民春晚等群众文化活动,4年来开展超过500场次,群众早已“司空见惯”,更从欣赏者变身创作者。
特别是农民王作平自创办永不关门的“作平文化大院”11年以来,创作作品100多件,带领群众开展演出1000余场次,他就是丹棱的王导演、王编剧。王作平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四川好人”等。
丹棱县为何能涌现出众多乡村明星?如何把文化真正“种”在农村?据丹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红兵介绍:“自2012年起,我县积极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创建了‘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并着重培养一支‘下得田头、上得台面’的草根文化队伍,打造永不落幕的农民大舞台。”
该县“自办文化”创下“国字号”。近年来,作平文化大院、德祥文化大院等农民自办文化大院的“院坝文化”成为全省、全市“铺天盖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典范,多次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去年,“丹棱县引导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项目”成功申报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目前项目稳步推进,学习参观者络绎不绝。
人民群众“欢天喜地”
“雨季要注意果园排湿,通过深沟高箱,可以有效避免高温高湿诱发的病虫害。”5月22日,丹棱县张场镇小河村的“党群集中活动日”邀请了该县生态源水果专业合作社陈波、电商协会郭晨等为村民讲解丹棱桔橙种植、销售技术。
丹棱县78个村(社区)每月定期开展的“党群集中活动日”,已成为固定的农技推广日、文体活动日、政策宣讲日……小河村德祥文化大院创始人文德祥极其赞同这种物质、精神齐抓的形式,他说:“纯文化活动没有经济支撑是走不远的,‘钱袋子’鼓了,跳舞才有底气,‘脑袋子’富了,才有更多法子挣钱。”
每年100余场次的文化盛宴让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实现了“民乐”,还要实现“民富”,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丹棱县通过内塑产业、外塑品牌,依托家庭农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助农增收。
据介绍,该县连续3年在成都、北京、上海推介“不知火”,今年更是巧借互联网平台举办网上“不知火”节,实现了“不知火”从论斤到论个、从集市到超市、从卖难到买难。该县大力发展以“不知火”为主的丹棱桔橙,成功申报“中国桔橙之乡”,通过农业部“丹棱桔橙”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我县是中国最大优质‘不知火’桔橙基地县,去年‘不知火’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量13.5万吨,年产值超过1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42元。”丹棱县委副书记、县长朱莉介绍,实现生活富裕、人民幸福是丹棱县建设大雅家园的最终目的,丹棱农民人均纯收入排位连年上升,生活有保障,精神有着落,老百姓生活欢天喜地、和谐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