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6-28 09:23:31
责任编辑:
李平老师每天都会练功。
窦诗苑 眉山网记者 王允浩 文/图
他用一条腿,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他用一颗充满热情的心,让艺术为更多人送去欢乐;他用一生执着与坚强,演绎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成就了完美的艺术人生。
他就是李平,川内大有名气的“变脸”大师。
自立自强树目标 耳濡目染爱川剧
李平的父母是原眉山县川剧团演员,一个演花脸,一个唱花旦。从小跟着父母演出的他,常在一旁看着演员们化妆、表演。耳濡目染中,他被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川剧团有一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大家平时到剧团玩耍,看着大人们练功、表演,都会忍不住跟着唱上两句或练上几下。”李平说。
上世纪80年代初,15岁的李平考上艺校,并到成都接受科班学习,并坚持做到了起床后跑步、吊嗓、压腿、踢腿、下腰、翻身,其唱腔课、形体课、武功课、文化课等一直居于全班前茅。通过不懈努力,李平逐渐掌握了武生、丑角、老生等角色的技艺,毕业后被分配到新都川剧团,并成为该团赴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芙蓉花仙》的首批演员。
面对生活厄运 选择自强不息
后来,李平离开新都川剧团,先后到新都某国营单位工作,凭着出色的业绩当过销售科长、片区主任。1996年春节,他却意外遭遇车祸,导致左腿被截肢,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痛不欲生,甚至想一死了之。
面对遭遇,李平感叹:“人不能庸庸碌碌一辈子!”2004年,李平看到由中国“残疾车王”孙杰领衔的全球首次残疾人士自驾车征服珠峰活动的消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让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在经过这么多的人生风雨后,李平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川剧艺术。然而,要想重回舞台,必须要有漂亮的身手。久未练习加上左腿截肢,这对李平而言是个不小的障碍。
“戴上假肢后,每天早晨4点多就起床,要坚持练功几个小时。”李平说,每次练功,假肢都磨得他钻心般痛,断肢上常常磨出血泡,为此,他会在假肢上套上七八双厚袜。由于假肢腿感不好,别人只练一遍就会的动作他却要练上三五遍甚至十多遍,有时还会摔倒,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他告诉自己,人的一生有很多坎坷,追求艺术的道路更是不易。
2005年,在“首届川剧变脸艺术大擂台”上,李平从4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争夺前十的决赛。之后,他还相继参加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节,《川剧印象》获得二等奖;受邀到马来西亚表演、参加民间活动演出等,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其绝技表演《变脸吐火》更是家喻户晓,使他成为眉山及周边小有名气的“变脸王”。
乐观面对不折服 活跃舞台送欢乐
“将欢乐带给群众,将苦累留给自己。”从一次次的挫折磨砺中走来,李平内心更加强大。
李平老师对变脸绝活爱不释手。
2014年,他毅然加入了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并欣喜地发现,在这里传统川剧紧跟时代步伐,吸引了更多观众。他在艺术团的各种演出中,将川剧艺术更多地以各种创新形式展现给群众,给他们带去欢乐。
据初步统计,每年元旦到元宵,李平随心连心艺术团的下乡演出达40多场次。舞台上为别人送去欢乐,舞台下的他却并不容易,因为腿脚不方便,无论是化妆准备还是收拾道具他都比别人慢。“不能给别人添麻烦,行动不便,就早一点做准备。”李平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向观众更好地展示川剧艺术,他所付出的辛苦肯定比别人多,别人练一个小时,他却要三四个小时。”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团长卫能翔对这个热爱川剧的独腿汉子赞不绝口,有时候心疼他的身体,不安排他演出,他却不“领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