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卫琳霞

桔橙创新开发团队正在筛选优质育种。(资料图片)
他们团结一心,扎根泥土,为发展优质桔橙努力钻研;他们培育出水果中的“软黄金”,带领丹棱农民书写了水果增收的产业传奇……在经济效益与科技荣誉的光环背后,是丹棱县桔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优新桔橙品种选育开发团队(以下简称丹棱桔橙创新开发团队)多年默默无闻的创新坚持。
丹棱桔橙创新开发团队的成员主要由县桔橙水果专家组成,它以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专家谭后根为领头人,30多年一直从事柑桔种植技术研究的丹棱县科技局副局长文荣中为领头人特别助手,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陈天礼和农艺师袁兴亮、欧阳建为成员组成。多年来,团队致力于研发选育优新桔橙品种和探索科学规范的种植技术,为丹棱果业持续发展、广大果农连年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
助力水果强县
1974年,丹棱县仅有水果2000亩,年产不过9万斤,产业底子太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为了发展水果产业,谭后根着手组建水果产业团队,领头搞科研。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当地脐橙产量从1974年的全县不足400斤发展到1998年的上亿斤,丹棱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
产量提升了,可是当时的丹棱脐橙价格却从过去的2~3元/斤,下降到0.4元/斤甚至更低,果农持续增收面临严峻考验。紧要关头,团队经过反复调研和多方走访,最终将晚熟桔橙“不知火”作为了主攻方向,并筛选出更新换代的优新柑桔良种。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如今,“不知火”已成为大雅丹棱的一张响亮名片。
2015年12月,团队历经17年的艰苦努力,培育出的有性杂交实生繁育的桔橙新品种“大雅柑”,已获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通过为新品种。专家们认定这是一个早结、丰产、品质极优的晚熟桔橙新品种。另外,通过6年的努力,以“不知火”作为父本的“Wb+Eb”共47个品种组合的有性杂交实生繁育的桔橙新品种已有18个品种组合试花挂果,有望从中筛选出一代比一代更强的桔橙新品种。2015年,团队在中柑所和省农科院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又引进了7个桔橙新品种,长势良好。
科学规划
团队示范带动发展
推动桔橙行业发展,丹棱桔橙创新开发团队并不止步于技术创新。
协助县委、政府,团队成员在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新投资了300多万元,对梅湾村果园基础设施进行新的改造,实行深沟高厢起垄栽培等多项新技术,建成了梅湾“高标准不知火产业园”300多亩,为实现全县“不知火”产业新的上档升级再起新示范。通过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目前,该县已建成了20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个,同时启动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准备工作。
同时,团队以种植大户为引领,培育示范园区,带动农户发展桔橙种植。在丹棱县丹棱镇红石村,团队多年培育的示范园区核心区之一,2014年至今,共接待丹棱县种植户参观学习150次,8100多人;同时接待省内成都、资阳、乐山、德阳4市7县7批次320余人次参观考察;接待湖北宜昌市副市长带队一行30人参观考察。通过范园区示范带动,切实起到了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赚的作用。
精益求精
让水果“软黄金”走得更远
2014年以来,丹棱桔橙创新开发团队领头人特别助手文荣中主持特邀国内知名专家陈克玲和本县土专家共同商讨、联合制定了全国首个丹棱“不知火”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并在全县推广应用,“不知火”品质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种植激情不断高涨。
团队核心成员连续三年参加在成都、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大型“东坡味道·丹棱不知火”推介会,“不知火”火遍大江南北,供不应求,实现了由卖难到买难、由论斤到论个、由集市到超市、由线下到网上销售“四大转变”,面积、价格、收入实现三个翻番。2014年,优质桔橙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73元,增速位列全省类区县第2、全市第1,丹棱县也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并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如今,身患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谭专家”,仍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桔橙品种改良;多年来奔波于田间地头、农家果园的“草根明星”袁兴亮,一心致力于桔橙种植技术推广;团队核心示范园欧阳建、欧万友从“包山王”到“领头羊”,种一路,带一路,和乡亲们一起尝到了“不知火”的甜头;团队重点指导的合作社,拓销路、创品牌,“一直在路上”的陈波,致力于让丹棱桔橙天下闻名……在这个锐意创新、默默奉献的团队的坚持不懈之下,丹棱县的水果“软黄金”也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