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青神:“五个精准”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8-03 08:34:33      

责任编辑:


全域、全面、全程、清静、安静、干净
 
青神:“五个精准”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李仕贵 眉山网记者 钟烨
 
在2016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青神县坚持贯彻换届风气监督,在责任落实、教育到位、用人把关等方面下苦功、促实效,确保县、乡、村三级换届全域、全面、全程达到“清静、安静、干净”,为实现“四好”换届目标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环境。
 
精准传导压力
 
推动责任落实“零缺失”
 
“落实责任,就能确保换届风清气正。”该县成立了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通过分层级对责任主体签订责任书180余份,分类别签订承诺书3000余份,分层压实责任,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到位。
 
责任书和承诺书设置“共性职责+个性职责”,在自觉学习、模范遵守、广泛宣传、坚决执行、严密防范五个方面明确了每位签订者都必须尽责到位,同时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分别明确了相应的具体职责。
 
全县建立起公开承诺机制、承诺倒查机制、问题整改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精准全面预防
 
推动教育到位“零遗漏”
 
“这本书和小册子内容详尽,该干啥、不该干啥一目了然。”县委工作人员郑建友表示,除了《青神县换届风气监督学习资料汇编》,自己还随身还携带了一本《换届纪律及有关要求明白卡》。
 
青神县共印发了学习手册和宣传小卡片等宣传资料12000多份,机关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换届风气监督员、民情反馈员、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小组长都人手一份,实现全覆盖,打好了预防针。同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两代表一委员”等4个方面的人员,集中观看换届纪律专题教育片《镜鉴》,还在县级媒体开设警示教育专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知晓、有效监督。
 
县委书记带头与县级部门以及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个别谈话,县委组织部长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逐一谈心谈话,县级领导干部与联系部门、乡镇中层以上干部全覆盖谈心谈话,青神从上至下,确保了全县范围内换届纪律教育“零遗漏”。
 
精准全程纪实
 
推动用人把关“零违反”
 
选准用好干部,是换届风气监督的最大评判标准。
 
本次换届,选拔“四类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的社会关注度高。该县坚持“谁推荐、谁考察、谁负责”原则,不同类别分别制定推荐考察方案,细化了“四类人员”选拔对象资格条件清单和负面问题清单,落实“四类人员”人选签订承诺书。
 
该县通过乡镇换届研判摸底、组织推荐、综合考察、县委研究、提名选举等5个关键环节,把“六个凡必”有机嵌入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坚决挡住“带病”干部。
 
组织人事部门细化和完善干部选拔人员全程纪实责任清单,对动议、民主推荐、考察等每个节点工作,实行实时记录、痕迹留存,切实规范选任工作文书档案管理,使每个干部的选拔过程可追溯、可倒查。
 
精准从严高压
 
推动查处问责“零拖延”
 
“抓早、抓小、抓现行”,青神县从严抓实换届风气监督。
 
信访举报分类查核、县乡村三级联防制度、89个民情反馈员、10个民情联络员,全面收集线上线下舆论信息,构建换届风气监督闭合机制,为加强换届风气监督打下牢固基础。
 
对有关违反换届纪律的信访举报,换届案件查办组专门登记建档,对应分类梳理的9个换届纪律风险点,实行“第一时间”分类快接、快查、快结。明确有关违反换届纪律信访举报查核主体、查核程序、查核时间等要求,建立查核工作责任制,举报查核情况报告必须由具体承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对查核工作中敷衍塞责、徇私舞弊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精准无缝对接
 
推动真督实导“零偏差”
 
坚持聚焦换届中的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高效的换届风气督导,确保“零误差”。
 
该县细化出7个大类、45项任务,梳理出54项具体工作措施,责任分解到10个乡镇和相关单位,高效有序地推进换届工作。成立以县纪委领导为组长的5个换届风气巡回督导组,按照“每月定期巡查+关键节点巡查”模式,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了解等方式,对各乡镇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督导,把巡查情况纳入换届风气通报和季度协调会工作内容。
 
7月初,青神县10个乡镇党代会闭幕,乡镇党委换届实现“好蓝图、好干部、好班子、好面貌”“四好”目标,全县未发现一起负面舆情和违规违纪问题。
 
“乡镇党委换届只是换届工作的第一仗,随后的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县四大班子换届,村‘两委’换届,都是硬仗。”下一步,该县还将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梳理,整合近年来纪检、检察、公安、群工等方面相关信息,全面排查风险点,始终严肃换届风气监督,确保换届清静、安静、干净。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