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探秘历史名人之丹棱“三唐”:三代人杰耀丹棱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8-20 20:44:56      

责任编辑:


 
唐文若担任过官职的地方。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文/图

  【核心提示】

  丹棱“三唐” 唐淹、唐庚、唐文若,父、子、孙三人,颇具影响力,是继眉山“三苏”之后出现的家族人才群体:唐淹自强不息,是北宋著名的经学大师,一生授业累数百人,被 学生尊为“鲁国先生”; 唐庚文采风流,又曾贬惠州,当时有“小东坡”之称;唐文若亦是才华横溢,拥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还乐于为老百姓做实事。

  可以说,丹棱“三唐”个个都非常优秀,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所能找到的史料来看,唐淹一家杰出的并不是“三唐”,其他家庭成员亦是非常优秀,唐淹的妻子史夫人和苏洵的妻子程夫人同列北宋“三大夫人”。唐淹和史夫人拥有幸福的家庭,他们一起养育的孩子自然是个个非凡。本期,就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丹棱“三唐”一家,一起去探究他们幸福的一家、杰出的一家。

  【第一部分】丹棱“三唐”之唐淹、唐文若   

  唐淹是“小东坡”唐庚的父亲,他是北宋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一生授业累数百人,被 学生尊为“鲁国先生”。唐淹的故事颇具传奇性,他六岁丧父,他从小仰慕刘歆、郑玄的学问,苦读经书。他的经学造诣在宋仁宗嘉祐、宋英宗治平年间有盛名,当时,学经者纷纷投其门下,推为一代宗师。

  唐淹学博而不杂,但应试屡不中,龙图阁直学士陆诜欣赏他的才华,把他推荐给了朝廷,竟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唐淹谢绝功名,闭门谢客认真著书,写就了《五经彻旨》三十卷、《春秋讲义》三十卷、《辨三传》七卷等。

  唐淹的为人非常和气,不争强逞能,又乐于助人好施舍。难能可贵的是,唐淹每次施舍都很自然,没有丝毫的勉强,饥寒的人相求,能用碗中的食物、身上的衣服来赠予他们;贫困的人求助于他,能卖衣鬻履相赠而面无难色。因为如此唐淹深得乡人尊敬,死后,远近乡亲无不扼腕流泪。

  而唐庚的儿子唐文若亦是非常杰出的人才,他的才华在少年时就已经显露,唐庚还特地在《文苑传》介绍了他的才气:“文若少英迈不群,为文豪健。唐文若的才华横溢,但为官之路却和唐庚一样充满了艰辛,他历任洋州、遂宁通判、光禄丞、秘书郎等职务,也还因言获罪,遭受贬谪,但无论是在何处,他都始终将老百姓放在心中,为老百姓做实事。

  绍兴五年,唐文若进士及第,任潼川府教授,给事中勾涛欣赏唐文若的才能,向高宗举荐,高宗在行宫召见他。这次难得的机会,唐文若没有极力展现自己的才华,以求上升的机会,而是给宋高宗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汉高慢士,四皓去之,而西都少廉耻之人;光武礼贤,严光友之,而东都多节义之士。”唐文若历史典故告诫宋高宗,汉高祖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有名望的隐士都离开了,长安就缺少懂得礼义廉耻的人;汉光武帝尊重有德有才的人,向严光一样的隐居的高士都敬爱他,洛阳就有很多高尚节操和忠义的人,劝谏高宗礼贤纳士,网罗天下豪杰辅佐国政。

  敢于直言的唐文若,更是时刻将老百姓放在心上,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唐庚画像

  此次召见之后,唐文若先后任洋州和遂宁府通判。唐文若刚到遂宁,正遇大水成灾,冲毁很多谷物、房屋,还有众多幸存者漂浮在水中。于是唐文若拨出官府钱物,招募善于游泳的人,救活很多人,随后,他奏请减免灾区21万亩田的税赋和20余所场的场务税,又带领当地人修筑长堤,杜绝水患。后来,唐文若任饶州知州时,大兴学宫,教化民风,减田租奇耗2万石,又准奏粜常平义仓的米给平民,既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而又保证平义仓米不腐烂。
  更难能可贵的是,唐文若还有着非常杰出的军事才能,他曾在《文思箴 》,简述国家形势,建议朝廷加强兵备,以防金人再度来犯。绍兴三十二年,唐文若托病外调,任江州知州。当时,金人大举南侵,官军都去防守淮河。唐文若上书力谏加强长江兵备,以天险固守,但未被朝廷采用。于是他在管辖的区域内召集了乡丁五万,训练备战。乾道元年,唐文若去世,享年六十岁,追赠左通奉大夫。


唐瞻画作。

  【第二部分】忠厚幸福家庭孕育杰出人才

  丹棱“三唐”,唐淹、唐庚、唐文若,父、子、孙三人,颇具影响力。但事实上,唐淹一家杰出的不止“三唐”,其他个个很杰出,很具有传奇性,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他的人留下的资料太少,也就难以展现其杰出才华。

  到此,也许很多人都会好奇,唐淹一家为什么能这样的杰出?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唐淹的家庭很幸福,他淡泊名利,努力好学成为了一代宗师,他的妻子史夫人也是一个奇女子,和程夫人齐名,是北宋三大夫人之一。

  史夫人祖籍青神,出生于书香世家,曾祖父做过嘉州军事推官,祖父为昭吉大理寺丞,父亲登进士第。史夫人自幼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嫁到丹棱县唐淹家后,体贴丈夫,持重安贫,课子夜读,以淑贤著称乡里。

  唐淹澹泊功名,主要精力倾注在经学研究上,故应进士不第,心中有愧,曾内疚地对夫人说“我不如你家先辈,无法让你享受荣华富贵,反而让你吃了许多苦”。史夫人总是极力宽慰丈夫,在生活上对丈夫精心照顾。每日进餐时,史夫人总是侍立于丈夫身边,看着丈夫把饭吃完后才收拾离去。唐淹有时实在过意不去,就故意轻斥数声,但夫人仍是坚持不改。

  唐淹重交情守信用,轻财好施舍。唐家本不富裕,未久,家业竟消耗殆尽,出现衣米之难。史夫人处之亦然,将唐家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有时急需者求助,史夫人甚至典衣当履而笑赠资助急需者。史夫人膝下有唐瞻、唐庚、唐庾三个儿子。丈夫每日忙于著书讲学,无暇顾及儿子学业,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到史夫人肩上。史夫人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他们的要求严厉有加。每日除亲自给三个儿子授课外,还要陪他们读书至深夜方才休息。

  可以说,唐淹和史夫人有着和睦的家庭,且两者都知道努力上进,一起精心培养的孩子,自然是兄友弟恭,个个杰出。唐庚的长兄唐瞻,字望之,后改名伯虎,主要研究《易》、《春秋》等。元祐三年,唐淹游泸南,唐伯虎兄弟在丹棱服母丧,唐伯虎半夜推醒唐庚说:“我做梦收到父亲的来信,打开一看,有‘亟来’二字,父亲有什么意外吗?我心跳担忧。你在家早晚祭奠母亲,我赶去泸南。”唐庚没来得及回答,唐伯虎高声说“我决定了!”起身装好行粮,黎明时赶到洪川乘船,正遇上江水暴涨,声震数十里,客船都靠在岸边不敢动。唐伯虎在堤上徘徊,见到一位渔民把小艇系在港中,就许以厚利,渔民不答应。唐伯虎跳入艇中,喝令仆人解开绳索,渔民不得已,同意开船。两天半以后到了泸南,他父亲果然病得很厉害,见到唐伯虎,大吃一惊,问他何故能来,唐伯虎告诉经过。他父亲感叹说:“是天告诉你的!”这一天,他父亲的病稍微见好,唐伯虎准备了舟船服侍父亲回家。几天以后,他父亲的病又发作,于是去世。这个故事记载在《宋史》唐庚、唐伯虎传中,也证明唐淹一家人确实和睦,家人之间都把对方放在心上,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值得学习的典范。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