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眉州城事:大城市VS小城市 何处是青年人的栖息地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11-05 21:37:42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严丹玫
 
  曾经,逃离“北上广”引领了一股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迁移的热潮,而今,逃回“北上广”再掀回流风潮。不同的路线,同样的辛酸。从“逃离”到“逃回”这一转换,背后暗含多少隐意?
 
  近日,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现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现场演讲中,被问及是否支持年轻人“逃离北上广”时,他认为,真正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们还是应该到这些大城市。
 
  是选择在北上广,被挤得像“沙丁鱼”,还是选择在老家当“死咸鱼”?在眉山,也有很多青年人曾经历过这样的挣扎,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北上广”:为了前途和希望
 
  “多数人都是毕业后决定留在北上广奋斗,为了对理想的期待、未来的美好憧憬。”谈及为何想在大城市发展,25岁的李雯雯如是说。
 
  在香港念完研究生的李雯雯,决定先在广州发展一段时间。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对于喜欢挑战的李雯雯来讲,只不过是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她能适应,并且乐在其中。
 
  “越是时间紧凑,越能激发你的求知求新欲,因为你每天接触的新东西太多了,你就会想要不断前行,去探知甚至都没有想过会涉猎的领域。”李雯雯说,当然,这种打鸡血的日子不是天天有,自己也会有疲惫的时候,母亲就劝她,“一个女孩子,总归要嫁人,这么拼干嘛,你回家吧,日子轻松些。”
 
  念叨久了,李雯雯也烦,在工作不太顺心的那段时日,便递了辞职信,回到了眉山,找了一份学校的任课老师工作,可一学期还没完,李雯雯又收拾行囊,去了北京。
 
  为何再次回“北上广”?
 
  李雯雯说,北上广是个围城,身在其中,时常纠结;一旦离开,分外留恋;小城市也是一个围城,遥遥相望,一片祥和安宁,真正进去,却是别有路径,令人迷乱。安逸慵懒的生活方式,观念的代沟,思维方式的差异,精神生活的匮乏,一眼便望得到头的生活。大城市虽然压力大,但毕竟存在着国内最健康向上而公平的市场力量,所以物质生活再艰难,没有背景的平凡人的前途却更加光明。那些来自外地已扎根北上广的很光鲜的成功人士,谁又知道他们在出头之前经历过多少不为人知不欲人知的物质与精神上的艰辛呢?
 
  “现在虽然也蛮辛苦,但至少生活充实、精神富裕,我还想再拼几年,看看自己到底能‘爆发怎样的小宇宙’。”李雯雯说。
 
  小城市:经历过才更珍惜
 
  “经历了‘北上广’的生活,才会尤其珍惜小城市带来的安定与平静。”32岁的眉山人陈子松说。
 
  在上海7年,陈子松经历了早班车、下班高峰期的拥堵,经历了一个月的工资一半都拿去缴房租,经历了不敢答应别人介绍对象,因为兜里的钱不够在上海买一间厕所……
 
  “‘北上广’没你想得那么好,什么在北上广可以做有竞争、有挑战、有创造性的事情,业余可以参加很多沙龙,必须得是你很有能力、有想法,其次要有一定资金支持的前提,‘北上广’才能是你梦的启程地。”陈子松说。
 
  这段在上海的经历,让陈子松领悟到,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将目标“渺小化”“集中化”,将理想“平庸化”“具象化”的过程,比如,读书那会儿,就想着自己以后一定要当官,那样才出息;毕业后的理想,是当个有影响力的作家;现在的理想,就变成了好好过日子,孩子健康成长……逃离“北上广”的人,大都跟他一样,在经历过某种挫败感之后,渐渐变得更加务实了,更加脚踏实地了。
 
  “现在小城市,拿眉山来讲,发展速度也很快,离成都近且房价不高,越来越多有想法的年轻人仍然在坚持理想顺便赚钱,不仅物质上很轻松,而且精神生活也很丰富、很充实,个人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这需要时间,但的确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陈子松说。
 
  中小城市更需要政府“筑巢引凤”
 
  像李雯雯和陈子松这样的人,比比皆是。逃回“北上广”的人总说,在小城市没有自己的谋生之地,一身才华只能逐渐凋零。而逃离“北上广”的人,在经历了大城市的颠沛流离,更愿意过上小城市安逸稳定的生活。
 
  针对这两者观点,不少市民展开了讨论。“初见小苹”表示,逃回“北上广”就能找到出路吗?面对大小城市的两难困境,青年人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职业有所规划,认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再做好选择,不要冲动、更不能盲从。其次还要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能靠“逃”来解决问题。
 
  “熊猫公园”说,固然青年人回小城市发展有很多掣肘之处,但是很多人不能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也是他们难以容于当地圈子的重要原因。所以无论在哪里,都要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踏踏实实工作,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更有理性的网友提出,资源分配不均衡,是造成白领在大小城市间“进退两难”的重要原因,所以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地域政策,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逐渐取消大小城市之间的差别,为青年人在中小城市就业、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大城市毕竟容纳能力有限,二、三线城市乃至小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更多,政府应当更加重视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多为中低层社会成员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为年轻人搭建更大的就业、创业舞台。这不仅是改善民生最直接的体现,更是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的必要举措。”相关专家说。
 
      “地方发展要“筑巢引凤”,不但要改善当地经济环境,更要改善当地的文化软环境。”相关专家表示,借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之机,中小城市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公众多备一点“精神食粮”,这样才能为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提供更有营养的安身之地,让他们在精神上也能安居,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多吸引人才,真正让这群时代精英成为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