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11-28 14:15:45
责任编辑:
11月20日以来,气温骤降,让不少仁寿市民有瞬间“一夜入冬”的感觉。低温来袭,带火了“暖经济”。11月25日,记者走进仁寿城区各商场了解到,棉衣、手套等御寒衣物和冬日小家电都出现了一波销售高峰,各式火锅、汤锅、烤肉等生意火爆。伴随着“暖经济”而来的“宅经济”更是备受年轻人青睐,成为寒冬里日常的生活方式。
“暖经济”走俏
保暖产品“行行火爆”
寒潮来袭,首先是御寒衣物热销。仁寿城区不少服装店都将厚厚的毛衣、棉袄、羽绒服放在显眼的橱柜内展示,一些超市的生活用品区内,棉拖鞋、保暖内衣、加厚睡衣等各种保暖衣物都摆放在显眼位置。紧抓“暖经济”的机遇,各大商场正在进行多种促销。
在街心花园一家精品店内,选购御寒用品的顾客以年轻女性居多,她们不时拿起款式新颖的围巾、帽子等在镜子前试戴。“一到冬天,我就特别喜欢买保暖的装饰品,价格不贵,还实用,既时尚又保暖。”市民张英说,自己买的围巾女儿也很喜欢。
在阳光步行街,不少逛街的市民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的衣服。“最近气温降得厉害,折扣力度又大,购买冬装的消费者明显增加。”一商场服装专柜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降温来得突然,几款畅销的大衣已经卖断货了。
相邻的家电商场内,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冬日小家电均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相比往年,各种保暖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更多产品都贴上了“节能”、“环保”的标签,更注重人性化设计和健康。样式多样的空气净化器被一字排开,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造型各异,功能丰富,让人眼花缭乱。据销售人员介绍,一般来说,11月以后就进入保暖产品的销售旺季,尤其最近一段时间气温骤降,保暖产品卖得很火。
随着天气转冷,朋友聚会下馆子都往各种汤锅店里“钻”,一些普通饭馆也跟着季节走,推出牛羊肉汤锅等。11月25日,仁寿大道几家新开的火锅店里人气鼎盛。市民们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大快朵颐。刚刚从外地回来的市民李海说,就馋四川火锅的这口“辣”,在寒冬里吃火锅别提有多惬意了。“冬天的生意会越来越好,大概会持续到春节后一个月。”城区一家火锅店的合伙人说,火锅消费的季节性很明显,降温这几天,店里营业额比前段时间提高了不少。记者注意到,目前很多火锅店都在网上推出团购、代金券等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由火锅衍生出来的烫菜、牛羊肉卷等配料市场也开始回暖。各式各样的火锅酱料、锅底等被摆在很显眼的位置,成为热销产品。不少超市的电磁炉等家用火锅用具也趁机促销。步行街一位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入冬以来,这些火锅必备品十分受市民青睐。
“天气太冷,菜还没端上桌就凉了,不如约上好友,在家里一起烫一顿火锅吃。”一到周末,市民彭林山总爱和朋友相约在家里吃火锅,有人洗菜,有人配料,有人摆桌,热闹的家宴就开始了。
“宅经济”上线
衣食出行“一网打尽”
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常常不愿出门而宅在家里。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趋向于“动动手指”带来的便捷生活,餐饮外卖行业无疑成了一大受益者。
“自己一个人在家就想偷个懒,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买菜洗碗做饭上。”25岁的市民邹建说,虽然要支付一定的送餐费,但点外卖快捷又方便,可供选择的美食也多。
因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冬天网购外卖的快餐,仁寿县的外卖送餐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会有送餐时间延长的情况。11月26日中午,姜女士等着外卖的羊肉汤“开饭”,结果比往常迟了10多分钟才送到。“外卖小哥连声致歉,说是因为当天的单子太多。”姜女士说,每种工作都不容易,特别是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她表示很能理解。
11月26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仁寿城区一家面包店,一位外卖送餐员正在一边等餐,一边接新的订单。“天气转冷,点下午茶的市民越来越多,每天在路上的时间也长了不少。”外卖送餐员说,虽然辛苦,但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充实的工作让他的薪资也有所提升。
除了外卖的快餐,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近期也请了保洁工上门服务。很多上班族平时承受的压力较大,工作的繁忙和琐碎的家务难免让人身心俱疲,而这样的上门服务,能够使上班族在繁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偶尔享受清闲美好的生活。
作为一名网购达人,市民邱颖刚在网购平台上下单了冬季的衣物和鞋子。在谈及选购倾向时,她表示自己会更多关注买过的店家和品牌。“正是因为懒得出门才网购,如果不仔细挑选,买到不合身的再退回去十分麻烦。”邱颖说,闲暇时间,自己的爱好就是网购,当看好一件物品时,会多方比较,谨慎下单,小到牙刷牙膏,大到取暖器和电视机等,都能不出门“一网打尽”。
如今,通过网络购物的市民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年轻人习惯通过网购买各种物品,通过专业平台购买电器,通过低价渠道购买书籍,赶时髦的中老年人也紧跟互联网的步伐,慢慢学会通过网络买菜、订餐、订票、支付等。如今,网络购物已服务于市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