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全安 眉山网记者 苟丽佳 文/图
12月21日上午10时,晨间的薄雾还未散去,天依然寒冷,但在仁寿县古佛乡利群村的一处枇杷林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修枝、剪花、施肥、覆膜、授课……
“邹专家,我屋里的枇杷树有的叶子在落,有的花好像干了,你帮我看看咋个办啊?”66岁的村民岳一芬是利群村的“老果农”,可这次遇到的新问题让他苦恼不已。“就是就是,我们村里的枇杷树好像在管理上都有问题。”在几声附和声中,负责授课的果树专家邹桂林,对枇杷树上的花和叶子进行了仔细查看:“不用急,叶片发黄,是因为肥料不足、水分不足,大家抓紧施肥浇水就行了。可不能按过去的‘老皇历’,冬天的枇杷树也需要管理。”邹桂林一边示范,一边向村民解释。

当地群众按照“果树专家”的经验,加强枇杷树管理。
听到有解决方案,附近果农们的听课兴趣更浓了,有纸笔的赶紧记起来,有手机的赶紧拍下来。“去年,我们的枇杷受了霜冻,几乎绝收。今年,有了专家给我们支招帮忙,我们的信心又回来了。”趁着别人记笔记的空,岳一芬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就是不懂得如何对枇杷树进行防冻、施肥和管理,辛辛苦苦一年,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为啥呢?就是不懂技术啊,不懂管理啊,我们还按照老套路种植枇杷肯定是行不通的。”
“这种是属于‘满树花’的情况,应该采取‘五枝剪一枝’的疏花办法,确保优质果的质量。”“这棵树应该是受了霜冻,和去年的情况一样,大家最好是给果树覆膜,以防今年冻期长。”……现场的气氛越来越活跃,从施肥浇水到病虫害防治,从修枝剪花到科学管理,从覆膜防冻到保果保鲜,2个小时的讲座,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一直都在认真记录的唐明根笑着说:“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这就是种好枇杷的实用技术,这堂课没有白听,下午我就开始干,按照专家的方法干。”

农技课堂培训现场。
“田间课堂直接面对农户,由农民‘出题’,农技专家‘配菜’,现场解答,实践性强,又能很好地互动,群众接受起来快、效果好。因此,农技专家深受我们当地果农的欢迎。”仁寿县古佛乡党委书记叶欣介绍说。
目前,古佛乡共种植枇杷1.5万亩、桃子3000亩。今年以来,该乡以“高产、优质、绿色”为抓手,多次邀请县农业局的果树专家、技术人员组成“授课组”,深入全乡各村的枇杷林间、桃林树下,面对面开展“农技课堂”,努力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措施直接到林、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切实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