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医生查病房。

仔细查看病人情况。

手术前准备。

术前核对手术方案。

手术进行时。

午饭10分钟。

翻阅病历记录。

换衣服下班回家。
眉山网记者 周婕妤 文/图
1月6日早晨7点30分,天微亮,寒风刺骨,记者跟随着仁寿县医院泌尿科主任吴强的脚步,开始体验他一天的工作。
吴强进入医院后,就开始准备交接班。8点,吴强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前一天泌尿科收治的新入院病人、危重病人、抢救病人、手术病人等,是必须交接的核心内容。半个小时的早交班结束后,吴强召集本科室的医生开始了晨会。“我们每天的晨会是必须要开的。会上,医生、护士、麻醉师都会总结前一天的事情,同时,大家一起讨论并分享一些医学上的新知识。”吴强说。
8点30分,晨会结束后,吴强和同事们一起挨着查看每一间病房。查房时,吴强态度和蔼,仔细询问病人病情。
9点,吴强来到手术室,准备当天第一台手术。患者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吴强走上前,耐心安抚病人情绪,“不要紧张,不要担心,我们都是专业的团队,你要相信我们。”说完,吴强仔细检查核对病人的病历。
50分钟后,首台手术结束,休息了10来分钟,10点钟左右,他又开始准备下一台手术。
“我除了星期一在门诊上班以外,其他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手术室内。”吴强说,手术室几乎快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了。
中午11点20分,吴强终于从手术台下来,去食堂吃饭。“今天还不算很忙,还能不耽误吃饭。”吴强告诉记者,他忙起来的时候,一天做十几台手术,午饭都来不及吃,只好在医院楼下的小卖部买面包充饥。
记者观察到,吴强吃饭速度非常快,10分钟了事。“下午还有几台手术等着。”
下午的手术一个接着一个,直到4点20分左右,吴强才从手术室出来。“今天只有5台手术,比起前几天,还算轻松。”
记者以为做完手术吴强就可以下班了,却见他回到办公室,检查起了医师们记录的病历表。身为科主任的吴强要对科室每一位医师记录的病历表进行考核,承担一些管理上的工作。
下午6点钟了,吴强去更衣室换好衣服,准备回家。
记者跟了吴强一个工作日,深切感受到做一名医生的劳累,问他,“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从事这一行吗?”“做这个工作已经24年了,已经习惯了,除了做这行,别的也干不来。我的时间表里没有节假日,很多时候不能陪伴家人,但欣慰的是,他们很理解,也很支持。”吴强说。
平常背后不平常
黄编
看吴强医生这一天的工作,实在是很平常。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也许这平常,才是最为难能可贵。
黄编年轻时候在乐山,有次在市医院急诊室等朋友下班,一群光膀子的学生搀扶着一个满脸血肉模糊的人冲进来。一问,是医院隔壁乐山师专的,踢足球伤了,眼角撕裂。刚才还嘻嘻哈哈的朋友,立刻像是变了一个人,面无表情,有条不紊地清洗、缝合、包扎。黄编在旁边看得心一阵阵抽紧,朋友却一副稀松平常的样子。“你娃儿好冷血!”“你没看到还有更冷血的时候。当医生就是这样。”后来他离开医院转行了,说是当医生压力太大。一是太忙,太累;二是总和疾病、伤痛甚至死亡打交道,心理压力太大。那时还没有“医闹”一说,医疗纠纷非常少,不像现在,医务工作者压力更大。
所以,吴强医生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工作,背后其实有很多不平常。所以吴强医生对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很是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