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年味。
这个春节,眉山网的记者们踏上回家的旅途,赶赴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他们利用这样的契机,温故家乡的年俗,感受家乡的变化,记录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为此,眉山网开辟“我的春节见闻”系列报道,邀请记者写下眼中的春节故事,也请读者们一起,感受各地不一样的年味。
老屋过年

我家老屋,即将换新颜。
家人共商发展大计。

外婆84岁了,吃完饭,母亲很开心地扶她走走。
眉山网记者 赵娜娜 文/图
父亲说,今年四月,等卖了家里种的不知火,准备重修几间新房。今年大年初三,应该是全家最后一次在老屋招待亲朋。
因为家里喂养的母猪即将产猪仔,父亲说,今年除夕不放炮,以免惊吓到母猪。还有一个原因父亲没说,但我知道,就是今年政府提倡禁燃烟花爆竹,素来守法的父亲肯定会这么做。初一,向来节约的父母把去年挂过的红灯笼又拿了出来,重新挂在了厅堂前,瞬间,年味就溢了出来。
初二,父亲专门骑摩托到丹棱,定购了三十斤牛肉,买了两大框蔬菜,准备做牛肉火锅款待亲朋。初三一大早,父亲前往丹棱,拿回了牛肉和汤汁。
父亲说,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市场上好多东西都能买到,不像以前贫穷时,割肉都要专门挑肥的买,因为那样才有油水,吃完肥肉干活才有力气。以前,从老屋去趟丹棱着实不易,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如果走路,单程要两三个小时;现在骑摩托行驶在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上,来回最多一个小时。父亲有什么需要购置的农具,也总爱到丹棱县城购买。今年回娘家,发现家门前终于通了水泥路。听母亲说,因为我们老家那个村是市级贫困村,联系部门为了群众出行方便,同时也为了整合我家附近那一大片果园和土地,便修通了这条水泥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也能享受这样的便利。”关于家门口的这条水泥路,母亲这样形容她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这次回家过年,我发现家乡发生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水泥路几乎都通到村民们的家门口,隔壁新西村还安装了路灯,照亮乡亲夜晚回家的路。为了驾驶人与周边群众的安全,国道351线一些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路段和十字路口,安装了红绿灯。这一项项民生举措,真正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