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彭山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工作结束 出水文物30000余件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4-13 15:01:50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讯 (记者 苟丽佳 文/图) 今(12)日,备受关注的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2016-2017年度发掘成果通报会召开。目前,随着雨季的到来,岷江水位逐渐提高,彭山江口沉银遗址2016-2017年度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于4月12日结束。本次考古发掘工作前后历时98天,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0000余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出土文物。

据悉,此次发掘出水的文物种类以金银铜铁等金属材质的器物为主,包括属于张献忠大西国册封妃嫔的金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和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国号的银锭和各类金银首饰和铁制兵器等。从时代上看,从明代中期延续至明代晚期;从地域上看,这些文物记录的地域北至河南,南至两广,西到四川,东到江西,范围含括了明代的大半个中国。应该说本次出土的文物是明代中晚期社会生活、政治、军事等方面最直接的展示,三万余件出水文物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涉及的种类之丰富、时代跨度之大、地域之广,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

本次考古发掘是全国考古界首次在内水区域开展围堰考古,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创新了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针对遗址处于岷江河道内的实际情况,通过围堰解决发掘平台,发掘中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最新的科技手段,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发掘过程中采用PTK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

 

对于此次发掘和成果,专家一致认为江口沉银遗址的发现是世界范围内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批量宝藏,属于世界级的考古发现,是定陵之后最重要的明代考古发现。为中国历史时期晚段考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充实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文物发掘。

目前,现场考古发掘停止后,考古工作将进入到室内整理阶段,文物保护人员将对出水文物进行进一步的保护;考古工作人员同时将对遗址范围内和遗址周边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从而为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制定较为详细的工作计划。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