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4-25 11:01:01
责任编辑:
洪雅县止戈镇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免费健康体检。
在洪雅县柳江镇举行的“送法下乡”集中宣传活动。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文/图
【核心提示】
送方针政策、送法律法规、送关怀问候、送优秀传统文化、送发展蓝图;弱势群体必访、务工返乡者必访、邻里乡亲必访、重点人员必访、对社会有突出贡献者必访……过去两个多月里,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认真按照市委安排部署,积极深入基层,开展“五必送、五必访”,察民情、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热潮。
随着活动持久深入开展,基层发展越来越好,群众从活动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干部的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
干部转作风 深入基层接“地气”
“农村土地改革,我们能得到哪些实惠?”
“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你们的收入。”
……
3月11日晚上7点,在仁寿县满井镇杜家村村民姚建辉的院坝里,来自县信访局干部和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正在向村民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答基层干部群众的疑虑。
没有主席台,也没有发言席,信访局的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一问一答、一访一馈、双向互动。在问答之间,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还为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在交流互动后,村民还将未提出的意见建议写在征求意见表上,并与相关负责人互留通讯方式,方便随时沟通。
“‘五必送、五必访’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件一件落实,才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该县信访局的干部们表示,此次下基层受益匪浅,感触很深,希望今后可以能为更多老百姓服务,以民情恳谈会的方式传递惠民“好声音”。
基层是最好的学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干部“五必送、五必访”联系服务群众是锻炼培养干部,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今的眉山,常走基层、联系群众已由最初的组织安排,转变成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群众观念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心中牢牢地扎根。
“在活动中,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放下了架子,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真正和群众打成了一片。”市“走基层”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在活动中,大家始终带着问题下去,坚持“问计于民”,做到“边走边看、边走边问”,既了解了基层最真实的情况,也找到了推动基层工作最有效的方法。
做足实文章 以群众需求为“风向标”
“老人家,这些小鸡仔您慢慢养,等您养大了我们再帮您卖出去。”3月31日,洪雅县某公司20多名党员抬着鸡仔来到了槽渔滩镇玉岚村7组村民孔祥莲家中,为这位独居老人送去温暖与帮助。
孔祥莲今年72岁,患有白内障等疾病,老伴和女儿相继离世后,家里只有一个外孙在外务工,老人平日里都是独居在家,仅靠摘取一些茶叶和低保金过日子,养殖小鸡仔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
而为了打消孔祥莲老人心里销售难的担忧,该公司员工还在她家墙上写下了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小鸡仔长大后,你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负责找买家,让您老人家没有后顾之忧。”
同样的,在仁寿县禄加镇,该镇党委、政府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全镇12名涉外婚姻子女的户口问题没有解决,便确定由镇政法委办公室负责,分管书记亲自抓落实。经过努力,终于把该镇12名涉外婚姻非婚子的户口问题解决了。
走基层,必须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风向标。在“五必送、五必访”活动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带着真情走基层,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真心倾听群众呼声。
“在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为不同的联系对象量身订制不同的帮扶、关爱内容。”市“走基层”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弱势群体,摸清真实困难和需要,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帮助解决难题、走出困境;对于务工返乡者,听取他们对家乡发展的建议意见,宣讲回乡创业就业的政策,鼓励他们将资金、信息、技术等带回家乡,支持家乡发展。对社会有突出贡献者,建立健全关爱机制,鼓励他们继续为眉山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贡献力量。“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切实做到‘问需于民’。”
念好帮扶经 真心实意为民解忧难
“这个活动让我们老百姓在自家屋门口就享受到了政策和技术咨询等服务,给我们免费体检了身体,太方便了,感谢政府。”3月29,青神县罗波乡西坝村村民吴明中激动地向记者分享他的喜悦。
原来当天罗波乡“五必送、五必访”暨党群集中活动日、依法治乡活动举行。活动现场,不仅开展了党风廉政、医疗卫生、绿色环保等政策宣传,进行了法律政策、种养殖技术、就业信息等问题咨询,还现场为村民进行义诊及医疗服务。
活动中,无论是村民幸福的笑脸,还是发自内心的感谢,都是对党员干部们真情帮扶、关怀的肯定。这充分证明,干部们帮到了点子上,帮到了群众心坎里。
帮助群众解忧解困谋发展,这是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开展得好与不好,群众满意与否的关键。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口碑,只有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心贴心,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在“五必送、五必访”活动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在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中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对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一抓到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服务。
采访中,记者获悉,截止三月底,全市参与“五必送、五必访”活动的党员干部34215名,走访慰问群众157936人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2752场次,开展讲党课活动2341次,举办法制讲座868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68645份/册,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7959个,向困难群众发放各类补助及提供各类帮扶物资13658.153万元,化解矛盾纠纷3172起,帮助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解决问题716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