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05-11 17:19:24
责任编辑:雷尧
5月11日,气温偏低,但位于东坡区修文镇三宝村“东坡七彩田园”稻鸭鱼共生模式示范基地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来自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系2022级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137名学生在此开展水稻移栽现场教学,以“教室+田间”双课堂模式,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指捏住秧苗底部,轻插入泥,插秧时注意行距、插直、插稳,避免倒伏或秧苗悬浮。”现场,指导教师王丽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稻鸭鱼共生模式及水稻移栽的方法。
按照专业知识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大家卷起衣袖、挽起裤管,并对照行距绳有序进行水稻移栽。期间,学生们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浓厚。
经过一天的劳作,二十余亩水稻的移栽工作顺利完成。看着稻田里一排排整整齐齐且绿意盎然的秧苗,学生们感到非常自豪,开心的笑容溢于言表。“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加深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解。”学生蔡金利说,通现场实践,她了解了水稻的生产流程和技术,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和操作,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业梦想,希望能为农业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为什么栽秧要等距、要浅水?很多知识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王丽介绍,像这样的农业生产实践是学院长期以来都在开展的一项校外活动,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相融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乡村,参与农事,让他们深刻了解农业生产全过程, 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助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振兴。
“我们非常欢迎农业专业的学生们到这里进行实践,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希望学生们能在眉山农业发展上有一番作为。”东坡七彩田园负责人张洋表示。
据了解,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系现代农业技术专业长期秉持以“教室+田间”双课堂的有机衔接,达到以知促行,以行补知,在躬耕田野中,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贡献力量。
来源丨张丹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