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圆了上学梦

2018-03-25 11:10

1

/

  • 童运松对小雨进行辅导。

  • 同学扶着小雨下楼。

  眉山网记者 钟烨 文/图

  走进窗明几净的教室,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是每一名适龄儿童的日常,可这对仁寿县大化镇明朗村的11岁男孩小雨来说,曾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小雨在3岁被确诊为成骨不全症,这种又称“脆骨病”的罕见遗传病让他像一个“瓷娃娃”,轻微的碰撞就会造成骨折。自患病以后,小雨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一张板凳——靠着这张板凳,他上床下床,走路下梯,他说,板凳成为了他最为亲密的朋友。

  2011年,小雨曾经短暂的上过一个月学,可由于频繁骨折和行动不便,他不得不离开了学校。从此,每到放学时间,小雨总会同他的“板凳朋友”一起,挪到家门口,等着看小朋友们放学,听他们讲校园里的新鲜事。

  3年前,小雨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与慈善机构的广泛关注。为让小雨能靠自己的双腿站起来,重新返回课堂,志愿者们纷纷伸出援手,贡献力量,成立爱心志愿群,为小雨联系专家进行手术,募捐医疗费用。

  经过先后两次手术与长期的持续治疗,目前小雨的病情有了好转,康复情况良好,已经基本恢复了行走能力。今年3月,经专业医疗机构评估,小雨具备了到校学习的生理条件,19日一早,他在母亲王寿英的陪伴下,步行近2公里,前往仁寿县大化镇小学校松林校区2年级1班上课,重新回到了校园,“瓷娃娃”的上学梦终于得以成真。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3月23日,记者走进松林校区,校区负责人童运松正利用课间时间,了解小雨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令人意外的是,小雨诵读着课文《笋芽儿》,普通话很是标准,完全不像一个长期独处的孩子。一旁的王寿英说,这是他对着电视反复练习出来的。

  “娃娃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学习态度也很端正。”童运松与小雨已经很熟络了,因为早在2015年,松林校区就开始长期安排各学科老师,带着教材与学习用品,每周为小雨送教上门,小雨的聪慧和努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划出的学习重点有时都跟不上他的自学进度。”童运松说,上学期为小雨在家中进行了期末考试,他每科都在得到了97分以上。

    小雨上学以来,每天从8点10分上课,到16点30分放学,王寿英一直在学校陪着他。陪读妈妈每天早上6点起床,料理完儿子、女儿的早饭后,把3岁半的女儿送到松林校区一楼的幼儿园,再把儿子送到3楼的教室,然后就在门外坐着静静等待孩子下课,而洗衣、扫除等家务活则统统放到晚上。王寿英说,照顾好孩子,对她来说就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让小雨到校读书,学校考量了很多,比如公厕距教学楼有近200米远,中间还有一个陡坡,为了方便小雨如厕,学校专门在教学楼旁为他设置了专用厕所。”该校支部书记、校长黄建明说,为避免同学无心碰撞到小雨,学校将小雨的位置安排在相对安全的教室内侧后方;号召全校同学共同关爱小雨的学习与生活,给予他尊重与友爱;免去了小雨的学习资料费用,并为母子俩无偿提供午餐。“学校今后的相关资助政策,也会尽量向小雨倾斜,并把当前的措施尽量再完善。”黄建明说,不出意外,小雨将在这里完成他的小学课程。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