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青神经开区: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奏响高质量发展之曲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5-12 10:20:12      

责任编辑:徐茜


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各类工业生产线加速调试,为后续生产做准备;项目工地上,建设者们挥汗如雨,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连日来,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图片

青神经开区


近年来,青神经开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工作,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级精密传动联结件产业集群、眉山市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建设先进集体、眉山市制造强市攻坚年先进集体等荣誉和称号。


绿色工业园区崭露头角,以高科技与高质量的新产品为特色,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青神经开区坚持特色产业链招商,发挥成都都市圈内铸造、电镀牌照的稀缺性和装备制造集群优势,全力招引精密铸造、贵金属电镀等高附加值企业入驻。2024年“走出去”“请进来”考察对接企业80余次,招引泰华中成、九垒机械等14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签约总金额42.38亿元,其中包括1个20亿元以上项目。


项目是工业的发动机、产业的聚能场、发展的硬脊梁。青神经开区2024年累计实施项目22个,总投资95.25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1个、市重点项目7个、县重点项目5个。目前,青神经开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德恩航天、新伍零伍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塑造新的发展优势。“去年,我们的研发成果实现新突破,联合企业技术攻关26个,完成9个,发表学术论文1篇,获得专利授权2件。”青神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园区正在申报专利7件,其中主导新一代竹材砍伐工具研发项目已完成研发,预计2025年底可获得专利授权。创新主体总量持续提升,园区推荐2家企业分别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


以科创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校企地合作模式。青神经开区深度推进与电子科大、四川大学等“政产学研用”合作,与电子科大、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分别达成共建机器人学院、铸造学院合作意向。成都工业学院在园区内的机械产业研究院挂牌“教师工程实践基地”,每年派驻骨干教师来青神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工程实践活动,该校地合作模式为全市首创。“目前,引智成效初显。”青神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引进6名工科博士深入企业开展为期半年“一对一”技术帮扶,形成3个科研项目,其中,与博士康雪晴共同申报的“数智赋能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入选了成都市社科联2025年规划项目。


同时,推进研发平台建设。青神经开区助推德恩云造平台迭代升级,合作共建青神数智产业创新中心;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建表面处理中试基地;牵头县竹产业研究院、县经科局、环龙新材料公司共同推进竹纤维综合利用中试基地建设;指导德鑫航空打造航空地面设备中试基地。


持续开展惠企检测业务。2024年,青神经开区免费为四川丹甫、青城机械等11家企业提供设备借用服务80余次。深化政务精准服务模式。目前,园区提供政务服务事项220项,全年办理涉企事项500余件,并举办“大规模设备更新”“智改数转”等培训。召开表处和铸造入园企业资金供需对接会、税务服务进园区等专题贯宣会,帮助3家企业分别获批分险基金贷款400万元、500万元和140万元,为17家企业解决商业贷款融资6000余万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举报中心,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解决社会公众及企业反映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新的一年,我们将聚焦打造全国特色先进机械制造产业聚集区和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夯实园区发展根基。”青神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严守底线为基础,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