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让群众有获得感 让司法有公信力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8-11 07:39:40      

责任编辑:


 

钟成 古笑言

今年年初,眉山“诉非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经验先后写入省法院和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在全省、全国推广。

新常态新期待,新起点再出发。如何巩固深化“眉山经验”,在提升司法公信、坚持司法为民上做得更好,走得更远,让群众更加满意?今年,眉山坚持党政主导,以完善服务体验、创新为民举措、提升审判质效为突破口,用行动回应群众期待,让群众有获得感,让司法有公信力。

服务升级

打造“一站式”便民大“平台”

“我第一次来法院,诉讼辅导的法官很有耐心,让我对案子有了信心,我在机器上对她的评价是满意。在自助机器下点几下就把资料上传了,一站式导航非常方便,不跑冤枉路。”仁寿的肖建明因一起侵权纠纷来到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体验的服务点赞。

今年,以“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为导向,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致力于为办事群众带来更加人性化和便捷的司法服务。

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改建面积3000平方米,基层法院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全部实现硬件升级。18个人民法庭建设专门诉讼服务场所,193个乡镇、工业园区、景区等设立了诉讼服务联络点。

“我们在便民细节上做了大量的改进,即使是不太了解法律和法院工作流程的群众来到法院,也能很快解决诉求。”市法院立案庭庭长李挺介绍了诉讼服务中心的三个关键词。

“一站式”——立案庭、诉讼辅导室、诉调对接中心、速裁审判庭、司法公开办公室、司法辅助办公室,六个部门入驻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诉调对接、案件速裁、法治教育、司法公开五大区域无障碍通行,进一道门便可以便办理立案、查询、信访、缴费等全部业务。

“智能化”——通过虚拟导诉、智能寻路实现诉讼场所“一键导航”;通过互动式“诉讼指南”了解诉讼须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设备查询相关案件信息;通过法官公示和评价系统与法院、法官实现互动。

“人性化”——将法治教育中心建在中间区域,法院文化建设与群众共享;主动公开全部法官联系方式,方便当事人联系;设置“吐槽本”和“不足告示”缓解群众情绪;放置急救箱、雨伞、自动售货机、手机充电桩解决群众不时之需。

改革创新

提升公信让群众更满意

6月12日,位于眉山市中心繁华路段的原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环湖路校区正在进行一次强制执行。东坡区法院运用执行联席会议机制,由区委协调13个部门联合开展行动,历时一天完成场所腾退。“地方处于市中心,场地又被转租给多人经营,执行有难度,法院有魄力!”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徐先生感慨。

今年上半年,法院系统开展了“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行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出台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召开全市工作会,工作力度空前,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大格局已经建立。上半年全市法院执行案件执结率同比上升17%;执行标的到位率同比上升45%。

抓工作抓出为民实效,以试点促进机制完善,用行动践行司法公信。上半年,除了“解决执行难”等重点行动外,法院承担了最高人民法院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始终坚持创新为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司法体验。

“眉山法院为眉山广大留守儿童拉起一张无形的保护网,三大数据库、五项制度等经验和做法在全国可复制、可借鉴。”5月31日,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联动机制试点工作现场座谈会在眉山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谢朝华高度评价。作为全国首个“预防惩治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犯罪联动机制”试点市,眉山推动建立联席会议,搭建保护留守儿童权益高效畅通平台,将法院审判职能向前、后延伸,构建起行政、家庭、学校、社会保护全覆盖,司法保护为底线的全方位保护格局。

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在立案时限、巡回审理等方面出台多项便民措施减少诉讼成本,同时灵活运用诉非衔接机制以协调、调解方式妥善化解纠纷。全市法院上半年行政案件收案平稳,案件审理效果良好。

家事审判工作改革试点,结合现代家庭特点,建立健全家事调查员等工作机制,深化和创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家事调解委员会,实施心理介入干预。同时探索家事审判方式现代化,加大家事诉讼中法官的职权干预力度,重视诉前的调解和结案后的延伸服务。

公正提速

让公平正义来得更快一些

“在内江的律师事务所办公室,我通过眉山法院网上立案平台就完成了立案,非常方便,只用了十分钟。”内江市某企业法律顾问张女士说,“我们准备起诉眉山某企业,本来需要到法院递交相关材料。但这次发现能网上立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上传了诉状和相关材料,很快就收到了案件成功受理的信息。”

不仅是网上立案,诉调对接网络调解平台同样让当事人、律师足不出户实现异地调解,调解形成电子档案与系统对接。

还有眉山特色的“辅导+分流”,让矛盾纠纷更快化解。诉讼辅导,引导当事人选择合适的途径解决纠纷;诉调对接,实现“诉非分流”,根据当事人意愿,将案件委派给非诉调解组织或者法院专职调解员调解;速裁审判,实现“繁简分流”,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实现简单案件快速审理,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仅为审限内三分之一。

这些倍受当事人和律师肯定的“省事”举措,背后是今年全市法院启动的“公正提速”行动。

“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经历严格的程序和必要的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质效,让老百姓的公平正义来得更快一些,更早一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能介绍,“公正提速”行动从立案、审判、执行、申诉和信访等全领域、全流程提升司法效率,回应群众期待。

——明确当场登记立案率不低于95%,全面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人民法庭立案、电子送达;大力推行民事审判“简案速审”,刑事审判“轻刑快办”,积极探索行政案件“简案快处”;严格审限延长审批,降低文书审签层级,加快结案进度,提高庭审工作效率。

同时,着重解决制度不完善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出台了集中保全、审委会工作规则、治理超审限等方面的规范性意见,并逐步完善建立了全流程办案、业务保障、考核激励“三大机制”。

“不用奔波就能把案子解决好”、“我的案子很快就判了”“感谢法官帮我拿回欠款”……当事人和律师的案件解决好了,法院收到的点赞也多了。上半年,市法院结案率达82.16%,创历年新高。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