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丹棱: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携手奔向全面小康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7-17 16:41:31

责任编辑:何海娟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眉山市丹棱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将脱贫攻坚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高位谋划,精心部署,深化攻坚举措、强化政策落实、激发攻坚动力、凝聚攻坚合力,推动各类资源、各种要素、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集,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脱贫路,真正实现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标。

航拍丹棱县齐乐镇狮子社区。

  航拍丹棱县齐乐镇狮子社区。

  经过多年汗水浇灌,该县脱贫攻坚喜迎“收获季”。至2016年底,全县21个省市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在全省、全市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并代表四川省首站通过国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片区外脱贫攻坚先进县。

  荒山“掘金”

  一贫困户的华丽转身

  7月8日,烈日炎炎,在丹棱县张场镇三合村3组的坡地上,1000余株藤椒树上结满了果实,今年68岁的种植户李万银正用剪刀修去藤椒树上多余的嫩稍。“再过几天,就可以采摘藤椒了。”

  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片长势良好的藤椒地,6年前还是一片撂荒之地。当时,李万银一家的经济来源,全部依赖于种植传统农作物,年收入不足1万元,日子过得格外艰难。2014年,村上考虑到其实际困难,便按照相关政策及程序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张场镇三合村已脱贫户李万银正在打理藤椒。

  张场镇三合村已脱贫户李万银正在打理藤椒。

  头顶着贫困户的“帽子”,李万银心里始终不是滋味。“靠政府的扶持过日子不是长远之计,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李万银认为,三合村地处丘陵,平均海拔800米,土质松软,排水性较好,适合种植藤椒,而他家也曾种植过几株藤椒树,有一定的经验。

  说干就干,2015年,李万银便与家人一道开垦荒山坡地20余亩,栽种了1300余株藤椒树苗,并套种了脆红李,当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实现6万元的收入没有问题。”站在藤椒地里,李万银一边修枝一边说,接下来将依托自己的技术经验,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藤椒,抱团发展,将藤椒发展成为三合村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多点“开花”

  一省级贫困村的凤凰涅槃

  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是我市仅有的4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平均海拔1000米,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69人,201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300余元。

  短短5年多时间,这个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变身为产业兴、农民富的幸福美丽乡村,村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连年攀升,2019年达到了1.2万余元。

张场镇岐山村已脱贫户王玉华正在放养山羊。

  张场镇岐山村已脱贫户王玉华正在放养山羊。

  岐山村“凤凰涅槃”的背后,究竟有何故事?在该村第一书记彭超看来,一切变化都离不开“产业”。

  长期以来,这个偏居深山的小山村是典型的“三无”(无道路、无产业、无精气神)村庄,2014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脱贫“摘帽”,发展产业是最终途径,“靠山吃山”成为岐山村“两委”的共识。为此,该村瞄准地域特点,借力产业结构调整,带领村民种植猕猴桃。

  “猕猴桃种植是一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岐山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正海介绍说,经过反复多次论证,岐山村海拔偏高,气候适宜,土壤更是非常适合种植高山猕猴桃。他和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明友属于第一批种植户,市场价格可观,这让他们看到了猕猴桃种植的希望。

  作为村内最早引进猕猴桃种植的村民,陈明友对猕猴桃产业为其生活带来的改变感受颇深。“完全没想到,收益那么好。”回想起这几年猕猴桃丰收的场景,陈明友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岐山村已脱贫户陈明友正在猕猴桃园内修枝。

  岐山村已脱贫户陈明友正在猕猴桃园内修枝。

  村民们见陈明友家种植猕猴桃尝到了“甜头”,陆续加入到种植猕猴桃的队伍中,品种也由当初单一的“海骆铁”发展到如今的金雁、脆香、红阳、G3等。“猕猴桃种植我们村基本全覆盖,种植规模超过了500亩。”王正海介绍说,2018年全村猕猴桃总收入达87万元,今年村上又与成都蒲江一猕猴桃合作社合作,由该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等,解决产业发展后顾之忧。同时,村里还大力发展茶叶、脆红李等优势产业,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多点开花,真正让岐山村从贫困村变产业新村。

  “今年村上又新增了3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旅游开发。”彭超说,下一步村里将借助丹棱县国有林场这张“生态牌”,修建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活力,让岐山村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乡村。

  聚力攻坚

  一个丘区县的破茧成蝶

  曾经,丹棱是全市唯一有四个省级贫困村的区县,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40户8521人,是全市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

  面对脱贫攻坚这个时代课题,丹棱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实施“四个连片”创新举措(规划连片实施,产业连片打造,基础连片建设,环境连片营造),抓牢抓实产业就业、低保兜底、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五大重点工作,建立“五个一”帮扶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盘棋”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航拍丹棱乡村一角。

  航拍丹棱乡村一角。

  自2014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构筑起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点、线、面”扶贫工作布局,并把“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贯穿脱贫工作始终,因户制策、因人制宜、精准施策,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餐”,全力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一路走来,丹棱的脚步坚实而厚重,成效显著。2016年底,该县率先在全省实现所有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先后接受市、省和国家的考核验收,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片区外脱贫攻坚先进县。

  同时,为巩固脱贫成果,该县紧扣“高质量”和“全面”两个基点,以经得起历史、实践检验的脱贫成果为跳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长效机制。

  眼下,正是脱贫攻坚期末“赶考”的关键节点,丹棱县将继续秉持初心,笃定前行,用辛勤的汗水续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记者 王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