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关于《中共眉山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的决定》的说明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7-31 10:23:32

责任编辑:何海娟


  (2020年7月29日)

  慕新海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眉山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全会主题及主要考虑

  市委常委会决定,这次全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确定这个主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这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国家战略,是一个地方发展路径的最高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赋予成渝地区“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一定位并不亚于中央此前对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的目标定位,虽然因经济体量、发展阶段存在一定差距,但其意义重大,不仅要做大成渝体量、更要做强成渝质量,实现“第四极”与“前三极”的强强联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省委也要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关键是提高发展质量。市委之前提出,眉山发展已经不能走过去沿海地区先大后强的老路,必须开放引领、高端切入,聚力做强、以强带大。近年来,市委实施开放引领战略,坚定融入成都、同城发展,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与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在总体目标上高度契合、内在要义上高度统一、发展路径上高度一致。全会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推动成眉两市战略同向、开放同台、区域共兴,加速成眉同城由局部融入向全域融合的更高阶段转变,提升眉山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眉山成为一干、做强主干,提供更坚实支撑。

  第二,这是抢抓历史机遇的关键之举。历史机遇,是一个地方实现跨越的黄金窗口。抓住一次机遇,实现一次跨越,错失一次机遇,有可能落后一个时代。回顾历史,眉山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与国家战略紧密相关,“三线建设”重点是在大后方布局工业,解决了眉山工业从无到有的问题;西部大开发重点是补齐均衡发展短板,解决了眉山城市由小向大的问题。但是,这两次历史机遇,眉山在国家战略中分量都不够重,国家支持力度、政策赋予强度、社会关注程度在全省范围来看,当时都不算“拔尖”。进入新时代,国家以都市圈、城市群为区域发展主战略,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核心是培育成渝城市群,打造全国区域发展新引擎。这使眉山跻身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圈中之圈”,其战略牵引力、政策推动力和发展支撑力前所未有。全会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抢抓眉山战略位势提升的重大机遇,依托地理区位优势、空间承载优势、资源禀赋优势,有效承接成都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加速成都都市圈由单核集聚向多核多心的更高形态迈进,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第三,这是顺应发展规律的谋远之策。发展规律,是一个地方顺势崛起的基本遵循。任何一个大都市圈的崛起,都需要若干副中心作为支撑。没有东莞、佛山,仅靠深圳、广州,就不能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没有苏州、无锡,仅靠上海、南京,也不能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同样,成都都市圈要做大做强,也必然要改变“月明星稀”的局面,形成“众星拱月”的态势,形成兄弟城市“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格局。眉山是成都城市“南拓”“东进”的承接部,是距离成都核心发展区域最近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腹地,最先享受“溢出”,并且具备完整城市架构,完全能够成为成都未来重要的人口承载地和产业聚集区。但是,沿海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周边区域不是都能崛起,关键看谁率先顺应规律、乘势而上、抢先发展。全会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高点定位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总体目标,推动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功能、促进高效率的经济聚集、形成高端化的产业结构,加速眉山城市由区域节点向都市副心的更高能级跃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全市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发展使命。前期,市委先后召开一系列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相关重要会议精神,研究形成眉山落实中、省战略部署的初步谋划。同时,加强向国家有关部委、省上有关厅局沟通汇报,以及与重庆市、成都市的工作衔接,坚持把能干的事先干起,加快推动市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眉山东部新城规划建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强势开局。前不久,市委专门举办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深度研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问题,为这次全会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处于重点突破、整体成势的关键时期,市委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全会进行再学习、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推动国家战略在眉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决定》稿主线及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赋予眉山“一地一区”发展任务,为我们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把握核心要义上,《决定》稿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和统揽全篇,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实践指向。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要意义的重要论述,领会其中蕴含的战略考量、战略要义、战略机遇,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践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进一步提升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目标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西部形成重要增长极和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的重要要求,强调以国家战略指向标定城市发展方向,服务国家战略全局、融入全省战略大局、提升全域战略格局,高起点定位建设“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成都都市圈副中心”,充分彰显了眉山的战略定力、城市抱负和历史担当。三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点任务的重要论述,强调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加强整体谋划、注重统筹实施,做强“一市一地一区一城”战略支撑,以国家战略之势赋能城市功能、产业优势、创新活力,助推眉山实现后发赶超。

  在重要工作部署上,《决定》稿注重把握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在服务大局中强担当。《决定》稿把眉山未来发展放到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聚焦“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目标定位,加强与成都的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主动担起共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的重要使命,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二是坚持在协同发展中提能级。《决定》稿顺应成都都市圈区域布局不断完善趋势,作出“中强、北上、东进、西优、南联”全域空间发展战略谋划,推动区域协同上升到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宽领域,重构市域经济发展版图,为城市能级跃升构建更优空间架构。三是坚持在重点领域中求突破。《决定》稿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核心任务来抓,聚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增强城市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发展经济、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引领城市能级跃升。四是坚持在强化保障中聚合力。《决定》稿在统筹整合力量上作了进一步强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要手段,健全联动高效的保障体系,汇聚推动《决定》有效落实的强大合力。

  在框架结构布局上,《决定》稿共4个部分、17条。第一部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主要包括领会重大意义、锚定总体目标、明确战略支撑,重点解决战略实施的认识和站位问题。第二部分,推动全域同城、优化空间布局,主要包括做强中心提升主城能级水平、坚定北上接轨成都核心区域、突出东进融入成渝发展主轴、加快西优转化绿色生态优势、推动南联衔接都市圈外圈层,重点解决战略实施的区域布局问题。第三部分,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突破,主要包括聚力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聚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聚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聚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城,重点解决战略实施的着力重点问题。第四部分,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强大合力,主要包括强化统一领导、强化项目投资、强化通道建设、强化改革攻坚、强化要素保障,重点解决战略实施的力量保障问题。

  在《决定》文稿起草上,整个过程高质高效,凝结了集体智慧,汇聚了普遍共识。为做好《决定》稿起草工作,今年7月初,市委成立全会材料起草领导小组,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期间,市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次专题研究起草有关问题,对总体思路、基本框架、重点内容等作出修正。近一个月来,起草组多方考察、反复研讨,字斟句酌、数易其稿,于7月20日形成《决定》初稿。7月20日至23日,广泛征求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县(区)党委、市级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市老领导、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等方面意见,并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共收到意见建议83条。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起草组认真研究吸收,采纳意见建议73条,修改内容50处。7月27日,市委常委会对《决定》稿进行认真讨论,同意提交此次全会审议。

  三、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

  《决定》稿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就我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系统谋划,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路、重大部署、重大举措。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把握一个总体目标——“成都都市圈副中心”。纵观世界级的大都市区,无一不是依靠区域内部的一体化,以成熟的都市圈形态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当前,成都都市圈仍处于加速孕育阶段,成德眉资同城化也处在起步期,未来会形成“都市主中心+都市副中心+卫星城”的城市组团,这将重塑整个区域的发展格局。在这场城市角逐之中,眉山要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必须顺势而为、聚势而强,高点定位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总体目标。定位这一目标,不是想当然的“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分析。

  从成渝双核竞合态势看,2019年成都的地域面积、经济总量、常住人口相当于重庆的17.4%、72.1%、53.1%,成德眉资四市联合则相当于重庆的40.2%、91.1%、82.1%。省委彭清华书记就多次指出,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要在双城经济圈的东西两个极核里头能够形成一个大体上体量差不多的一个极核。省委把成德眉资同城化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核心就是要为成都拓空间、增体量、加权重,实现双核均衡带动。眉山紧邻双机场、成都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空间距离比成都自己的很多区县更具优势,是成都东进、南拓唯一没有山川阻隔的结合部,是促进成都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千年之变的重要战略支撑,是做强主干的重点区域。从国土承载分析,眉山市域开发强度是9.47%,而成都五城区高达76%、南拓区域超过38%,远超30%的国际城市开发强度警戒线,相比而言我们还有较大的空间潜力。

  从周边城市竞争态势看,眉山处在成都东进、南拓两大战略结合部,两座城市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相向发展态势很强。虽然我们有相对优势,但没有绝对优势,德阳工业基础强,资阳处在成渝发展主轴,关键看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率先发展成势。俗话说,一步慢步步慢永远慢,经验教训是很多的。比如,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在经济体量、发展质量上差距较大,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谁机遇抓得早、抓得准,谁就能率先发展。成都都市圈内,我们与成都一样,共享双机场优势和国家级天府新区平台,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

  从成眉同城发展趋势看,建区设市以来,地委和历届市委始终坚持“融入成都”不动摇,从“错位发展”到“一体发展”,再到“同城发展”,成眉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成效好,早在2010年眉山就与成都共用028区号,目前3条铁路、5条高速、2条干道无缝对接成都,两市“产业同链、基础同网、区域同城”走在都市圈前列。2018年8月,彭清华书记在眉山调研时指出,“成眉同城化最有基础、最有条件”。同城化一般会经历“起步期—加速期—成熟期”三个阶段。此前,成都市规划设计院从8个维度(人流联系、产业联系、物流联系、交通联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政策机制)进行同城化指标分析,成资指数是1.5,成眉指数是1.7,成德指数是1.9,均处于同城化起步期(同城化指数区间,起步期为1—3.5,加速期为3.5—6.5,成熟期为6.5—8),而长三角的宁镇扬都市圈同城化指数为4.17,粤港澳的广佛都市圈为6.9。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指标,根据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对成德眉资同城化三组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从人员流动来看,成眉通勤人数最多。依照国际都市圈建设经验,主城和周边城市之间,只要形成1小时通勤圈,就能吸引主城人口在周边聚集,从而催生城市副中心。目前,眉山大部分区域与成都半小时通勤,全域处在1小时通勤圈,两地往来日益频繁。根据手机信令数据,成眉工作日日均流动人口12.3万人,周末达19.7万人,超过成都周边其他城市。从货物流量来看,成眉邮政总量最大。去年我市快递收寄8016万件、业务总量近20亿元,均列全省第2,收寄量比成都平原经济区其他地级城市都要大。从资金流向来看,成眉经济联系最紧。成眉资本互投强度为5.36%,高于成都周边其他城市,眉山是成都资本最青睐的地方。近年来,我们依托成眉同城化的良好基础,实施全球招商,成功引进高端优质项目379个,总投资超9000亿元,是全省除成都以外落户世界500强最多的城市。这说明,成眉之间,已经从“邻居关系”升级为“队友关系”,从“异地关系”升级为“同城关系”,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今年全省抓项目促投资工作会议上,清华书记指出,“在眉山看到的项目,体现的是借助成都辐射,打造投资高地的做法,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初步成效的缩影”。总之一句话,对眉山而言,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已经不是能不能、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干、加快干的任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树立雄心,拿出一股子劲,咬定青山不放松,朝着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这个目标拼搏奋斗,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任务就一定能够完成。

  第二,明确十字发展方针——“中强、北上、东进、西优、南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新标定了成渝地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方位,这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应势而谋,调整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决定》稿围绕与成都全域同城,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明确了10个字的工作方针——“中强、北上、东进、西优、南联”,目的就是优化区域功能分工,推动市域一体发展,提升城市布局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持续性。

  这一空间布局,与市委之前提出的“一带一区一片”区域发展战略和“坚定北上、突出东进、全域融入”战略方针一以贯之;同时也与成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成都中优,主要是为了提高城市品质,目前成都市中心已经饱和,人口密度、开发强度达到了极限。眉山中强,核心是为了提升城市能级,我们中心城区发展还比较滞后,城市首位度、功能完备度、经济聚合度还不够,人气还不旺,商气还不浓。成都北改,主要是为了完善城市功能,成都城北片区聚集了大量的国营老厂、铁路场站、商品批发市场,俗称“铁半城”,亟需改造提升。眉山北上,核心是为了融入成都,承接成都溢出效应,在成眉交界地带率先实现同城突破。成都东进,主要是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跨过龙泉山建设新城区,实现城市永续发展。眉山东进,核心是为了贯彻省委建设东部新区部署,承接成都东进战略,融入成渝发展主轴,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形成全市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成都西控,主要是为了控制过度开发,涵养生态本底,保护都江堰精华灌区这个“米粮仓”。但西控也不是不发展,而是有选择的绿色发展。眉山西优,核心也是为了转化绿色优势,在厚植生态本底的同时,改善区位条件,激活文旅资源,发展生态工业,推动市域东西部均衡发展,这与成都西控实质上异曲同工。成都南拓,主要是为了塑造城市新形态,疏解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眉山南联,核心是为了打通南向通道,加速资源要素向都市圈汇聚,让南部区域从“后卫”变“前锋”。

  总的来讲,“中强、北上、东进、西优、南联”十字方针,在“融入都市圈、建设副中心”这一总体目标之下,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区域的主攻方向、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确保全市发展“一盘棋”。这是市委着眼全域融入成都,立足眉山天府新区和各县区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未来潜力,审时度势、科学谋划提出的,顺应了城市发展规律、符合眉山发展实际。

  “中强”,就是要提升主城能级水平,增强眉山中心城区极核功能,建设一座能够有效承担成都主城功能疏解的副中心城市,成为成都都市圈重要的经济和人口承载地。主要是依托东坡、彭山城区和仁寿县城建强城市核心,加快主城扩容提质,形成拥江发展、主副联动的百万人口大城市格局。从历史沿革看,眉山一座新建市,建区设市之初,中心城区只有“九街十八巷”,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城市带动能力弱小,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22年来,地委和历届市委坚定不移融入成都,做大城市,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规模体量不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做大城市规模,当务之急是两件大事:一是加快东彭一体发展,二是推动主副联动发展。做第一件事,关键是以更大力度开发建设东彭毗邻区域,把两个城区真正“连片连绵”发展起来。这就必须找到最有效手段。前不久,市规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活力区策划及概规,要成功打造城市中央商务区,从国际国内大都市圈发展规律看,以前是先有城市后有铁路,现在是反其道而行,以高铁综合枢纽为契机,先有铁路后有城市。以东京都市区副中心城市横滨为例,就是以新横滨站为核心进行新城开发,成功打造了城市新中心,激活了整个城市活力。我们的眉山东站,因为历史的原因,先天不足、体量不大、布局不优,没有处在城市主发展方向上,不利于汇聚资源要素,对周边区域开发带动能力也不强。相比德阳,将火车站高铁站合二为一,布局在城北待开发区域,形成了以高铁新城为中心的核心生活圈,达到了“新建一个站、激活一座城”的目的。所以《决定》稿提出重点开发建设北部新城,布局铁路主枢纽,实施站城一体化开发,打造集交通枢纽、中央商区、品质社区、产业孵化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这样就能引爆东彭毗邻区域,通过轨道交通,集聚建设城市新中心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做第二件事,关键是以更便捷交通连接东坡、仁寿两个城区,把主副中心联动发展起来。目前,东坡、仁寿之间的直达快速通道,只有国道351线,且线形曲折,花费时间较长。所以《决定》稿提出加快启动眉州大道东延线建设,推动成都外环铁路联接中心城区与仁寿县城,缩短主副中心时空距离;同时支持仁寿沿天府大道、仁简快速通道拓展城市空间,推动仁寿县城与天府新区、东部新城相向发展,提升全市中部城市核心区的能级水平。

  “北上”,就是要接轨成都核心区域,打造牵引全域发展新引擎,在成眉交界区域,率先与成都实现无缝对接、同城突破,成为全市融入成都的先行区,走在都市圈同城化的最前列。主要是依托眉山天府新区做强“一带”,建设开放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美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新区。北部区域是融入成都的“桥头堡”,处在成都百公里城市中轴线的南端,与成都主城区架构一脉相承,是眉山“最成都”的区域,新区“抬腿”进成都,成都“出门”是新区,直连成都经济最发达、企业总部最多、金融机构最集中、高新技术产业最具规模的发展区域,往北依次是成都文创城、科学城、世博城,而且我们拥有超过35平方公里的可开发空间。可以说,成都要溢出,眉山天府新区就是“第一站”。眉山天府新区要有“黄金地段出黄金甚至出钻石”的理念,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产业导入要高端定位。所以《决定》稿提出,要按照“天府公园城、眉山创新谷、开放新高地”的定位,汇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牵引全市转型跨越。

  “东进”,就是要融入成渝发展主轴,建设内陆开放国际新门户,借力毗邻天府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协同成都东部新区的先发优势,实现与成渝相向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主要是依托眉山东部新城、仁寿东部片区,打造国际空港门户重要枢纽、成眉临空一体发展示范区。今年5月,省委挂牌组建了“成都东部新区”,这是省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下的“第一子”,眉山东部新城也纳入成都东部新区一体规划。成都未来的城市架构是“一山连两翼”,而眉山东部新城处在两翼之间,是“一城连两区、一城接两港”,从高家镇就能鸟瞰成都两翼最核心区域,与兴隆湖和天府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15公里,是成都两大新区相连的唯一结合部,可谓身处要津、位势重要。这片区域有397.98平方公里,看似面积不大,实则潜力巨大,是眉山未来发展的又一希望所在。我们的东部新城与成都东部新区布局的三个新城相比,区位相同无落差,都处在同一起跑线。关键就是看谁先起势,谁就抢占先机、争得主动。市委之前提出,东部新城要放胆去干,尽快出形象,拼出一条血路,就是基于这个考虑。所以《决定》稿提出,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对标成都“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营城理念,加快东部新城“三中心一基地”起步区建设,加速重点突破、整体成势,多借东风、促跨越。

  “西优”,就是要转化绿色生态优势,构筑绿色经济新优势,在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中,找准“两山”转化路径,实现更高质量的绿色崛起。主要是依托洪雅县、丹棱县打造重要的生态功能涵养区、高端旅游核心区和绿色产业集聚区。西部区域,某种程度上还是“藏在深闺无人知”,这片区域不仅生态环境美,而且区位也很优。为什么区位优?这就要跳出眉山站在都市圈来看,眉山西部区域仍然处在都市圈八十公里黄金半径内,也是我市距离川西资源富集区最近的地方,与全省大部分地区相比都有优势,关键在于打通经济发展通道,重塑区域空间价值。西优的内涵,一方面要优生态,另外一方面还要优交通,进而优化经济布局。所以《决定》稿提出,要坚持以交通重塑区域地理,推动蒲夹高速接驳成雅高速,支持成都外环铁路设站丹棱,打通西部区域接轨都市圈的畅连交通,沿长秋山脉构建市域西部开发开放大通道,连接辐射乐山、雅安、甘孜等周边区域,带动旅游发展、产业集聚,变“后花园”为“御花园”,变“西部”为“前沿”。这样一来,就会颠覆西部的发展区位,使全域形成一头连都市圈核心区,一头连川西资源富集区的东西互济新格局。

  “南联”,就是要衔接都市圈外圈层,强化要素汇聚功能,通过补齐基础短板、畅通开放通道、密切经济联系,实现从都市圈“城市外围”到“辐射前沿”的区位颠覆。主要是依托青神县和东坡区、仁寿南部区域以及洪雅、丹棱部分区域,打造建设联动川南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南部区域是成都都市圈与川南相接的门户区,门打得越开,来客就越多。近年来,我们引进了一大批高端优质项目,一方面是努力所致,另一方面确实踏上了都市圈发展的快车道。这已经表明,成都及周边城市正加快迈向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阶段,资源要素愈发向都市圈内圈集聚。从一般规律来讲,超大型都市区是以中心城市100公里的半径形成都市圈,以200公里为半径联合其他大中小城市共同形成城市群。南部区域处在都市圈100公里到200公里半径的中间结合部,完全有条件借势都市圈快速孕育,承北启南集聚都市圈外圈层的资源要素。所以《决定》稿提出,加快推动交通畅联、要素聚联、产业相联,构建南部经济环线,实现与周边城市通道共享、市场共育、区域共建。

  目前,成德眉资四市正在协同构建“1+1+N”都市圈规划体系(第一个“1”即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第二个“1”即成德眉资区域国土空间规划、“N”即成德眉资同城化交通、产业、公服、生态等专项规划)。我们要加强与成、德、资的对接协同,共同编制好“1+1+N”都市圈规划体系,形成四市“多规合一”,实现都市圈规划“一张网”、建设“一盘棋”。要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契机,把“中强、北上、东进、西优、南联”十字方针细化、量化、具体化,引领市域空间规划和经济地理重塑。同时,结合系列规划编制,加快谋划一批重大基础项目、重大产业项目,积极跑省进京,争取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及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力争眉山规划“入围”、项目“入盘”。

  第三,做强四大战略支撑——“一市一地一区一城”。这是我们对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紧扣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总体目标,结合省委《决定》赋予眉山的具体任务,立足眉山近年来发展经验提出的。

  “一市”,即建设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开放发展示范市。开放是后发地区追赶跨越的现实选择。我们搞对外开放,核心目标就一个,就是落户更多的项目、吸引更大的投资,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拔得头筹。看一个地方发展快不快、态势好不好,关键要比三个方面。首先,比项目好不好。我们提出“开放示范、项目为王”的理念,倡导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不是为了夺人耳目,而是有着很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逻辑。从历史看,眉山的工业化还处在需要大量投资的阶段,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必须依靠大量投资积累,否则我们迈不过“工业化中期”,这是一条不变的规律。从现实看,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三架马车”对眉山GDP的拉动,投资占56%、消费占43%、出口占1%左右,拉动增长的主引擎还是靠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从长远看,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产业链加速重塑,我国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必须用高端项目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所以《决定》稿提出,要继续坚持“跳出眉山看眉山,放眼全球谋眉山”,全面对接全球先进生产力,围绕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紧扣全市三大产业体系,瞄准“五个重点”精准招商,着力引进高端优质项目;同时,聚焦近年来已签约落地的一大批高端优质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加快建设进度,实现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其次,比平台强不强。重大开放平台是集聚全球要素的最有效载体。要加快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川自贸区协同眉山改革先行区、川港合作示范园、海峡两岸合作区眉山产业园,以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要平台的争取和建设,真正把这些平台打造成为承载全市战略任务的坚实支撑。再次,比环境优不优。经济学上有“候鸟效应”之说,指的是营商环境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企业来说,哪里的发展环境好,项目就会到哪里去。要对标成都,拉高标杆、比肩一流,聚焦短板弱项,拿出实招硬招,确保今年全市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地”,即建设成都都市圈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产业是经济之本,高端产业集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普遍呈现集群化发展的特征,最显著的趋势是,尽管产业链上的企业还是国际化水平分工,但不再是广泛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是选择合适的地区,在1小时到3小时车程内,形成整个上中下游70%以上零部件、半成品的集群化生产基地。我们引进的信利项目,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落户后20多家配套企业就跟进来,正逐步形成内部产业链。所以《决定》稿提出,要主动与成都分工协作,融入成都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如果两市协作得好,就能做优做强产业链条,放大规模优势、形成聚集效应。要强化高端带动,依托加州智慧城、联想创新科技园、启迪天府新区科技城等创新平台,抢占高新技术产业链尖端。要促进区域联动,与成都联手打造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天府新区、眉山高新区、四川仁寿经开区“科创金三角”。要深化政企互动,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中心、技术转化基地。

  “一区”,即建设成都都市圈领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都市圈孕育着巨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成渝地区人口规模过亿,直接辐射西部近4亿人口的大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成长期,消费升级空间足、潜力大,有许多新兴业态、高端消费和空白地带可以“抢滩登陆”。虽然眉山是一座小城市,靠自身市场,很难把服务业做大做强。但只要我们瞄准成渝、放眼西部,抓住都市圈蕴藏的广阔市场空间,就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旅游度假、医疗康养、文化创意、高端教育”四大基地,引进国际高端品牌、世界知名企业,乐高乐园、中日国际康养城等项目纷纷落户,眉山已成为都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这“四个基地”我们都是有项目支撑的,近期还将有一些重大项目签约。所以《决定》稿提出,要坚持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加速布局建成一批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培育壮大“443”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是加快发展高成长都市消费服务业、高效率都市生产服务业、高品质都市生活服务业,不断集聚城市人气、繁荣城市商气。

  “一城”,即建设具有天府韵味眉山特色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城是环境支撑,关键是强化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彰显天府眉山的厚重底蕴、优美生态、现代气息和安逸生活,吸引更多人在眉安居乐业。中央对成渝地区的定位,关于城市建设就是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这对我们建设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成长为未来都市圈重要的人口承载地,就必须打造一座“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高品质宜居城市。我常讲,我们眉山有三张名片——“东坡文化、自然生态、天府新区”,这是我们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的优势所在。所以《决定》稿提出,要建设“文化城、公园城、活力城”,也是紧紧围绕这个优势做文章。关于“文化城”。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印记。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所以,眉山建设文化城,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眉山特色,突出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建设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动感活力迸发、极具开放包容的魅力之城。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文塑城”这篇文章,加快实施东坡文化传承创新“七个一”工程,打造三苏祠精品博物馆、江口沉银博物馆,推动三苏祠、彭祖山争创5A级景区,再造一个城市“会客厅”,再现“千载诗书城”的辉煌,彰显古韵今风的城市品位,用文化名片点亮城市名片。关于“公园城”。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府新区时特别指出,天府新区建设,“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眉山山地、平原、丘陵各占其一,山川形胜、水墨意境,巴蜀风光尽在其中,岷眉秀色尽出其里,呈现出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美丽画卷。应该说,以眉山的生态价值、生态本底,完全具备总书记要求建设公园城市的条件。我们要坚持随坡就势不挖山、顺其自然不填塘、依树造景不毁林,依托项目完美呈现“眉山新八景”,加快实施“水润眉州”工程,再现“江乡夜月、渔舟唱晚、小桥流水、碧波荡漾”的天府水乡盛景。在建设公园城市上,成都规划建设了市域三级绿道体系,其中“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区域级绿道1290公里,城区级绿道1580公里,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的绿道系统,总投资3000多亿元,极大的厚植了城市生态、提升了城市品质。我们要全面对标成都,规划建设全域绿道体系,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多规合一、一体布局、分段实施,构建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城市绿道。关于“活力城”。人,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一个开放的眉山,一个充满活力的眉山,应当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气场,也应该具备吸引各类人群、满足各类需求的城市功能配套。让童年玩有所乐,让少年学有所获,让青年业有所成,让老年老有所养,让客人流连忘返……所谓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就是这个概念。近几年我们引进了一批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消费群体需求的优质项目,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上也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引进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新建一批中小学校,中心城区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有所缓解。眉山作为崛起中的新兴城市,正处于青年期、上升期,我们不希望“未富先老”,更希望青年人、创业者的青睐和加盟;我们不能沦为“睡城”,部分人口虽然在眉山买了房,但真正常住消费不多,“5+2”里只有“2”,“白加黑”里只有“黑”,这样的城市没有活力、也没有前途。青年人是城市持续发展的血液,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城市的活力源泉,也是政府的税收来源,政府有税收,公共服务投入才有保障。深圳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是年轻人的成功,亿万青年人才源源不断到深圳去发展创业,让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青春之城、创新之都、活力之城”。所以《决定》稿提出,协同成都“三城三都”建设,积极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文创经济,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发展“月光经济”等等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吸引人、留住人,让眉山这座城市充满活力。

  第四,加强五项重点工作——“统一领导、项目投资、通道建设、改革攻坚、要素供给”。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职责,动员各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共同参与。《决定》稿围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项目投资、改革攻坚、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各方参与的联动局面。要强化统一领导,健全与成德资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衔接国家规划纲要,高水平编制各类专项规划,跑省进京争取支持,确保规划“入围”、“项目”入盘、政策“入手”。要强化项目投资,继续实施“全球招商”计划,加强专业型招商队伍建设,加快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城市建设项目。建立健全“三比三看”项目工作机制,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要强化通道建设。都市圈要形成有机整体,综合交通网络是血脉系统。要突出“航空引领、轨道突破、公路成网、水路贯通”,主攻轨道、紧抓干道、打通航道,建设都市圈南部枢纽。要强化改革攻坚,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等机制,推动跨行政区财政协同投入,开展跨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等。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全市土地统筹调控力度,提升市县国有公司融资能力,适度超前布局水电气网等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产业基础设施与成都同城、同质、同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打造一流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讨论修改和审议通过《决定》稿,是这次全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便于大家更好掌握《决定》稿的主要内容,专门附有名词术语解释、市域空间布局示意图和全市交通规划图。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任务,聚焦建设成都都市圈副中心,深入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把《决定》稿审议好、修改好。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