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08-25 17:50:56
责任编辑:陈文君
“从今年五六月起,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富汪路干净了,路面不再满是灰尘,即使下雨天车前窗玻璃也不再糊一层泥浆了!”8月23日早上,仁寿县汪洋镇居民王克斌说道。
车多灰重是许多人经过富汪路的感受,当地老百姓常把富汪路戏称为“光灰大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仁寿县将富汪路环境整改问题上升为汪洋片区环境治理,扎实推进片区环境整治。如今,这里的企业、矿山、乡村转向为绿色企业、绿色矿山、美丽乡村,告别“光灰大道”,富汪路及其沿线重新迎回了白云蓝天和绿水青山。
经济大动脉成了“光灰大道” “富旺”却“偷走”蓝天青山
富汪路,全称富(加)至汪(洋)道路,全长22.3公里,辐射人口50万,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先后经过多次改造升级。由于该路经过仁寿富加、宝飞、汪洋三个工业重镇,串联起仁寿采煤、耐材、水泥等资源密集型产业,沿线产值百亿,是仁寿县的重要交通干道和经济大动脉之一。
虽然富汪路给当地带来了机遇和发展,但由于沿线工矿企业多、货运车流量大,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晴天满天灰、雨天一地泥”,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称之为“光灰大道”。
2019年12月,省大气环境暗查组借助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发现,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附近有大片动土痕迹,与周边青山形成鲜明对比。暗查组发现,大量未覆盖、未冲洗的运输车辆不断从两旁村道向富汪路上云集,道路灰尘弥漫,路两旁房屋、树木披上了厚厚“灰衣”。暗查组指出,富汪路带来了“富旺”却“偷走了”蓝天青山。
建立三级责任体系 扎实推进片区环境整治
仁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富汪路问题,精准研究分析认识到:表面反映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本是发展理念出了问题。
当地建立县、镇、村三级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出征,乡镇部门一把手现场指挥,村(社区)和主要交通路口为作战单元,驻点推进、流动督导、“分包”监管,打好打赢汪洋片区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几大措施立即实施——
沿线设置2个超限超载治理点位,主要整治威远过境货车及汪洋片区企业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问题。今年,截至6月底,共查处抛洒滴漏车辆247辆次,扣押擅自改装车辆66辆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87辆次,共处罚金85.81万元。
督促富汪路沿线38户重点工业企业129个问题、26家矿山企业65个问题全面完成整改。
对沿线洗车场、修理厂、停车场货车带泥带水上路问题,每天分两组不间断上路督导。出动村社干部、发动辖区村民实时监督、及时举报货运车辆绕行乡村道路情况。基本杜绝货运车辆违规上路、违规绕行。
为根治突出环境问题,政府和企业沿线投入4600万元,建设投用了3座规范的大型停车场,并修建冲洗设备和管理用房,有效规范富汪路沿线及汪洋片区大量货车违规停放问题。
当地还在沿线新建了绿化点、绿化带17处,绿化面积4637平方米,设置挡泥墙3200米,亮化美化沿线农房1.5万平方米,富汪路沿线整体环境明显改善。
此外,汪洋片区工矿企业还累计投入8560万元,安装喷淋设施90余套,购置雾炮车、洒水车45台,33户企业实施厂区道路硬化(黑化),设置危废间、绿化厂区,完善冲洗设备等。
富汪路旧貌换新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进一步巩固综合治理成效,保障汪洋片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当地将现有运行模式逐步全面常态化。在长期保留现有2个超限超载治理点位的同时,投入1000万元增设5处超限超载抓拍系统,配合治超点对上路货车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管,确保汪洋片区货运车辆长期稳定规范运行。
当地还采购了9台清扫机具,从6月28日起全面到场,保持每天清扫降尘不少于3次的作业频次,确保富汪路扬尘污染不再反弹。
在继续执行工矿企业“分包”监管的同时,当地还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方式,对企业生产主要工段、重点场所、进出口设置视频监控和监测系统,实现对企业24小时实时监管,有效保障环保设施长期正常运行,企业排放稳定达标。
通过环境整治攻坚,汪洋片区大气质量明显好转,富汪路沿线环境明显提升改善。“我们将继续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斗志,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坚持执行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富汪路保持干净整洁、秩序规范、设施完善、环境舒适!”汪洋镇生态环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幸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